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官方授權”店舖大多無授權書 網購烘焙黃油難安心

  • 發佈時間:2014-08-16 07:5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晨報記者 董韻怡

  中秋臨近,烘焙DIY材料開始在網上熱銷,尤其是重要材料黃油。雖然網上售價便宜很多,但隨之而來關於黃油“沒味道,容易化,吃起來像蠟”的點評也越來越多。

  業內人士透露,網購黃油雖便宜但風險很大,不少是以次充好的“高倣品”。真假黃油在收貨時很難辨別,主要靠融化以及吃口能分辨。因此,最好還是通過正規渠道購買。

  網店比實體店便宜四成

  在某購物網站輸入“烘焙黃油”,搜索結果多達七八十頁,銷量好的一個賣家交易數量近4000件。大部分賣家對500克黃油的定價在15元—20元,最便宜的每500克15.9元,比實體店中同樣份量同品牌的要便宜4成左右。

  在一家銷量好還寫有“官方授權”的店舖中,記者購買了500克進口安佳黃油。原以為是如店舖描述那樣帶有鐵錨的鋁紙包裝,貨到後才發現是密封透明袋的分裝,背面僅有一張白紙,上面簡單地寫著産品名稱、産品成分以及一個條碼。使用時,黃油色味略有異樣,向賣家反映後,賣家雖不承認産品品質有問題,但同意退還一半貨款。

  記者注意到,網上號稱“官方授權”的店舖多數沒有授權書,一些賣家張貼的只是一張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檢驗檢疫衛生證書以及進貨發票。

  黃油作假手段層出不窮

  記者輾轉聯繫上一名網店店主,他原任職一家大型西點連鎖店,後辭職開網店賣烘焙製品。他透露,如今黃油作假的手法高明,外行和新手很難辨別。高檔贗品是拿雜牌黃油或者是人造黃油攪拌後混裝,然後使用正牌包裝,俗稱“翻包”。這種假貨含水量高,奶香味很淡,更容易融化。有些更“黑心”的索性用工業黃油。

  據市烘焙協會委員高克敏介紹,如今食品加工的技術已經可以從口感上做到以假亂真,一些人造黃油吃起來跟天然黃油一樣,但成本要大大低於純乳製品的天然黃油。“人造黃油是將植物油部分氫化以後,加入人工香料模倣黃油的味道製成的黃油代替品,動物黃油用的是牛奶。相比之下,當然是動物黃油健康。”

  記者從一位大型西點連鎖企業市場銷售人士處了解到,烘焙行業使用最多的是紐西蘭安佳黃油。針對普通消費者的多為200克左右的包裝規格,大包裝如5公斤、25公斤裝的,只針對烘焙連鎖企業或者大型餐飲單位。這些單位私底下出貨,轉手給一些網路賣家,利潤頗為豐厚。買家能在網上買到便宜的正貨,就是這種“老鼠貨”——東西是正宗的,只是沒有正規包裝。

  沒有詳細資訊維權很難

  既然産品有問題,為何買家不投訴,退一賠十,而只是跟賣家協商,僅僅同意退還一部分貨款?記者嘗試投訴維權,12331食品藥品安全投訴舉報熱線工作人員聽完記者的敘述後表示,在網上買到有品質問題的預包裝食品,如是國産品牌,可以直接投訴,但是需要具備産品名稱、食品許可證號、銷售食品的企業資訊和發貨的準確地址。如果是進口食品,沒有相關國家食品許可證號,可以查看外包裝上的詳細資訊。

  工作人員還特別提醒,類似的投訴,大多因消費者無法提供明確的舉報地址等資訊,導致相關執法部門無法進行有效處理。因為網購發貨渠道多,很難掌握髮貨倉庫的準確地址。而一般快遞單上賣家的資訊很少,通常是賣家網名,即便有標注地址,大部分也是商家的註冊地址或者其他地址,而發貨卻是第三方倉庫。對於這些情況,執法部門目前都很難處理。

  企業稱未授權網路銷售

  昨天,安佳黃油所屬的紐西蘭恒天然集團上海商貿公司表示,安佳除了安佳奶粉、安佳純牛奶和田園牛奶在天貓有旗艦店銷售産品,安佳其他産品並未授權任何一家網路平臺銷售,作為安佳烘焙系列的主要産品黃油,其B2B業務模式主要針對的是餅房、蛋糕店以及餐廳等大型餐飲單位,消費者無法直接購買。超市等渠道一般是由各地經銷商供貨,消費者可直接購買。至於網路銷售的安佳黃油,相關人士表示不能肯定是否是真貨,消費者如發現異常,可去食品檢驗局檢測。目前,恒天然在全國的授權經銷商有18家,其中上海3家。這些授權經銷商目前也沒有進行網路銷售。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