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萬向係4.14億拿下浙商基金50%股權

  • 發佈時間:2014-08-15 03:34:27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家是有浙江本土大佬萬向係背景的投資公司,一家是外來資本大鱷,兩個大腕同場競技,會是一場怎樣的較量?

  事實證明,這是一場馬拉松式的纏鬥。昨天,浙商基金50%股權轉讓項目在浙江産權交易所進行電子競價交易。從上午將近10點半到下午近2點半,經過389輪的報價,最終,志在必得的本土公司通聯資本以4.14億元拿下浙商基金50%股本,比1.77億元的起拍價溢價133.9%。

  389輪報價耗時4個多小時

  雙方比拼耐心、戰術

  參與昨天競價的一共有三個席位,分別是通聯資本、民生通惠和一家外來保險公司。其中前兩者均屬於萬向係,可以説是兄弟聯合作戰。而外來保險公司的股東包括上海汽車、中國石化,是一家實力雄厚的全國性保險公司。

  1號席位的通聯資本是浙商基金的原股東之一,同樣的報價享有優先購買權。浙商基金另外三位股東則放棄了優先購買權。2號席位的民生通惠率先報價1.77億元,3號席位的外來保險公司立即加價1000萬元,可謂氣勢洶洶。2號席位以最低加價100萬元迎戰,3號席位同樣還以100萬元加價。

  隨後,1號席位的通聯資本亮相,之後的389輪、190多回合的較量,成了1號席位和3號席位之間耐心、比拼戰術的較量。

  一開始,3號席位採用“磨”的戰術,每次都加價100萬元,而且90秒的競價時間,往往都拖到最後15秒甚至最後幾秒才出價。而1號席位則不慌不忙,利用優先購買權每次都很快跟價,甚至幾秒之內就立即跟價。

  一招不成,再出一招。第119輪,3號席位突然加價500萬元,達到2.5億元。1號席位則以不變應萬變。之後的100多輪又陷入漫長的“消耗戰”中:3號席位每次都拖延時間加價100萬元,1號席位不緊不慢跟隨。

  從282輪開始,3號席位突然加速,往往幾秒鐘內迅速出價,每次加價突然提高到200萬元,似乎想打1號一個措手不及。有段時間甚至連續12次快速加價200萬元。之後又改變策略,改為“變速跑”,一會兒100萬元,一會兒300萬元,一會兒200萬元,一會兒400萬元,似乎想打亂1號席位的節奏。1號席位在跟價時一度有過40多秒甚至1分鐘的猶豫,但最終還是跟了上去。

  這樣,經過389輪、190多回合的較量,這場馬拉松式的股權競價交易宣告結束,共耗時4小時零2分鐘。

  據悉,這是浙江産權交易所成立以來,5000萬元以上標的中競價時間最長、報價輪次最多的一次競價交易。而通聯資本競得浙商基金50%股權後,持股比例達到75%,成為浙商基金的控股股東。

  浙商證券稱“鼓舞人心”

  退出浙商基金另有所謀

  浙商基金股權的成功轉讓,讓轉讓方浙商證券和養生堂歡欣鼓舞。成立於2010年的浙商基金是浙江省第一家規範化的基金公司,原股東包括浙商證券、通聯資本、養生堂和浙大網新。四家股東各佔25%股權。本次交易,浙商證券和養生堂捆綁轉讓浙商基金50%股權。也就是説,轉讓後,浙商證券和養生堂有望各獲得2億元左右的轉讓款。

  “這一價格(4.14億)可以説是鼓舞人心,表明‘浙商’這一字號已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浙商證券副總裁、董秘李雪峰在接受錢江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他也是浙商證券下屬資産管理公司的負責人。

  那麼,浙商證券為何要轉讓浙商基金股權?李雪峰沒有直接回答記者的提問。“我們資産管理公司會大力發展公募基金業務。我們的證券資管規模位列行業第五位,是證券資管的一線品牌。我們不追求沒有品質的規模,但對於公募牌照,我們是志在必得,並大幹一場。”也就是説,浙商證券在轉讓浙商基金的同時,正在同時申購公募基金牌照。資料顯示,證監會7月14日已受理了浙商資管申報發行公募産品資格的申請材料。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浙商基金這幾年的經營情況並不理想,而且因為原來四家股東持股比例一樣,誰都沒有拍板權,這給公司治理和經營管理都增加了不少難度。而浙商證券資管如果能順利拿到公募牌照,放棄浙商基金就顯得無足輕重了,相反倒可以自己一心一意發展公募基金業務。浙商證券目前已有一定規模的私募業務(即門檻100萬元以上的小集合理財産品)。

  浙商證券之所以對公募業務信心十足,正是基於近幾年來其管理的産品良好的業績表現。朝陽永續的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業績排名前十的券商集合理財産品中,浙商證券旗下的産品佔據了四席。

  浙商基金經營虧損

  旗下産品大多業績平平

  作為浙江第一隻規範運作的基金産品,杭州股民張茜對浙商基金有著深厚的感情。2011年上半年,公司第一隻基金産品浙商産業成長髮行時,她投入了5萬元。但3年多過去了,這只基金至今仍虧損17%左右。

  2013年,浙商基金實現營業收入2540萬元,凈利潤虧損2808萬元。2014年前5個月,公司營業收入1424萬元,凈利潤再度虧損509萬元。以2013年12月31日為評估基準日,浙商基金凈資産的評估價值為3億元。

  浙商基金為何經營不佳?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客觀上,浙商基金成立以來這幾年,市場表現不佳;而作為一家新公司,人員的業務水準和管理水準與老基金公司尚有一定差距。不過,與許多新基金公司管理層頻頻變動相比,浙商基金管理團隊相對穩定,幾年來沒有出現大的變動。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會計與財務管理系主任姚錚表示,浙商基金原先股東等比例持股的方法並不合理,因為誰都不能主導公司重大決策,發生重大資産重組很難協調。

  而競價雙方之所以願意溢價收購浙商基金50%股權,一方面是因為一旦收購成功,就將成為浙商基金的實際控制人,而控制權是有溢價價值的;另一方面,基金公司的牌照比較值錢,因為基金業務創新正呈多元化發展,有了基金牌照,就可以提供各種投資理財服務,發展空間大。

  在拿到浙商基金75%股份後,通聯資本會不會進一步動作收購浙大網新持有的25%股份?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在拿到實際控股權之後,剩餘的25%股份,對基金接下來的運作已不會有實質性的影響,是否收購只在於其一念之間。

  資料顯示,通聯資本成立於1995年,為萬向集團旗下資本運作旗艦,註冊資本4億元,是一傢具有規模實力的專業性投資銀行機構。公司總裁管大源,男,1963年12月生,浙江蕭山人,研究生學歷,高級經濟師,歷任萬向集團總經理助理兼總經理辦公室主任、深圳萬向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萬向集團公司副總裁等職。現任萬向集團董事局董事、通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總裁,河北承德露露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萬向德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