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箭雙雕的政策取向

  • 發佈時間:2014-08-15 03:33:08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劉亭

  儘管今年上半年全國現實的經濟運作,恐怕要比統計數據略差;未來的發展趨勢,也恐怕要比現實運作更為嚴峻,但就總體而言,整體經濟運作還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工作較好地體現了“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在結構調整、方式轉變、體制改革等領域出現了諸多積極的新進展。

  當此關頭,我們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是經濟短期的表面光鮮一點呢,還是要長期實質性地向好?微刺激是為了穩增長,但穩增長又是為了什麼呢?是為了引領和推動整體經濟走上“三必須、三發展”的新路子,也即“發展必須是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必須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是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

  下一步經濟工作的政策取向,毫無疑問應當是努力尋求增長和轉型的一箭雙雕。浙江省的可行之策,可以是改革+發展:兩項改革+兩個發展。

  “兩項改革”一是推進政府自身改革。從省委、省政府來説,這條已經作為這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具體的就是力推“三張清單一張網”。對此,關鍵是要狠抓落實,堅決地簡政放權、清權減權,同時為政府套上機構、編制和職權“法定化”的籠頭。另外,能在“一張網”上進行的公共管理和提供的公共服務,一律實行“透明政府、陽光運作”。千萬不要這邊在做“減法”,那頭一説要救經濟,司空見慣、輕車熟路的“加法”又都上來了;這邊説要建設“有限政府”,那邊一説要保增長,又成了“全能政府”。也千萬不要以保密、維穩等似是而非的理由,致使“一張網”建而不用、運而不轉,仍然是“資訊孤島”和“資訊煙囪”的老方一帖。政府的作為應有一條底線,那就是單憑市場機制仍有不足包括失靈的時候,你才義不容辭、勇於擔當,並且也要盡可能地引入經濟的辦法、法律的手段。搞市場經濟,企業和經營戶才是場子裏的“運動員”,政府還是制定好規則、當好有效監管的“裁判員”就是了。

  二是推進農村産權制度改革。對此省政府領導已有清晰而到位的“兩句話”:一句是“讓願意進城的農民進城,讓願意下鄉的市民下鄉”;另一句是“三權到人(戶),權隨人(戶)走”。前者是説支援人口的“自由遷徙”,也就是“化人”;後者是説配套推進農村産權制度其中特別是土地制度的改革,也就是“化地”。“化人”必須“化地”,不“化地”亦無從“化人”。這兩句話,抓住了新型城市化的精髓,也切中了“人的城市化”的要害。浙江如能在這個問題上率先實現突破,將極大地激活拉動經濟的需求。願意到城裏去定居的,他就去城裏建(買)房子,搞裝修、買家電,在城市平臺上打拼創業,享受城裏人的生活;願意到鄉下去生活的,他就到村裏買(租)房子,看得見綠水青山、吃得到鮮活果蔬,記得起濃濃鄉愁,活得個瀟灑自在。既然在城市國有土地上蓋的房子,都可以自由買賣,都可以“三證”到位,那在農村集體共有土地上蓋的房子,怎麼就不能轉讓交易,照樣辦理“大産權”呢?至於耕地承包經營權的依法流轉,更能促進現代農業所需的適度規模經營,更能推動現代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育和成長。

  “兩個發展”一是發展服務經濟。到什麼山頭唱什麼歌,浙江每人平均GDP已然超過1.1萬美金,此時再擴張一般的製造業,不但生態環境和公共服務承受不了,連消化諸多成本後的盈利都很難做到。工業經服務化而走向高端,是必然的出路。要加快推進浙江以工業為主導,向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産業升級。

  服務經濟當中,重中之重就是優先發展資訊經濟。或者説,在網際網路、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發展起來以後,人類要主動地生産、收集、儲備、處理和利用數據,要拿來“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已經是有條件、也有可能了。其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它會像“水銀瀉地”那樣無孔不入,最後滲透、融入、帶動和改變所有的傳統經濟,也即通常所説的“國民經濟和社會資訊化”。傳統的商品交易成了電子商務,傳統的政府運作成了電子政務,傳統的社會治理成了電子社務,皆有賴網際網路應用的“點化之功”。馬化騰提出“網際網路+”的公式,加號後面是“傳統的各行各業”。這件事一旦認真去做,就會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不知道裏面會冒出來什麼古靈精怪的東西。浙江要抓住發展這個歷史性的機遇,奮發有為,急起直追。

  二是發展生態經濟。浙江的地形地貌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區就是要搞好生態經濟,而不能再走工業製造的老路。山區發展經濟,不需要去跟平原沿海地區比拼GDP總量,甚至連每人平均GDP水準也不要去比。經常聽到有人説,要與全省同步全面小康、同步現代化,接著再不假思索地把它理解為每人平均GDP趕上全省的平均水準,這裡有一個認識上的誤區。

  雖然廣義的生態經濟是指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開發相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形態,但這裡的內涵,無非是指“生態農業+生態旅遊+生態人居”。所謂生態農業就是有機農業,好好出産那些“本塘”的、安全的、新鮮的農産品。生態旅遊的涵蓋面就寬了去了:休閒運動、養老養生、民俗文化、民宿經濟、農家樂,都是大旅遊可以包容進去的“物件”。如果拓展開去,什麼體驗遊、自駕遊、探險遊、風情遊,只要是有別於城市的緊繃、喧囂和污濁,什麼樣的山水風光、人情世故,都可以讓生態旅遊“一網打盡”。生態人居其實就是農村的房地産業。為什麼不能把農居變成休閒房産、度假房産、養生房産和景觀房産呢?適應不同人群、不同人生階段的多樣化居住需求,就是要打通城鄉一體的房地産市場,並藉此加快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轉化。

  (作者為區域經濟研究學者、浙商智庫專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