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抗旱見聞:節水滴灌成災年少減産有效屏障
- 發佈時間:2014-08-14 20:01: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遼寧抗旱見聞:節水滴灌成災年少減産有效屏障
眼下遼寧多地旱情創歷史極值。記者13日在受旱重災區遼西彰武縣採訪時,卻看到同一地塊的莊稼,路這邊焦黃枯萎,路那邊鬱鬱蔥蔥的不同景象。基層幹部和農民們説,覆不覆膜“兩重天”,節水滴灌成為他們災年少減産的有效屏障。
一根根塑膠管淺埋在地下,像打吊瓶那樣,將水一點一滴均勻而又緩慢地滴入作物根區土壤;地面覆蓋一層地膜,促使滴進的水分保持墑情,不易蒸發。在彰武縣興隆山鎮趙家村的節水種植項目區,上萬畝大田正在進行第三輪滴灌。
在地頭工作的鎮黨委書記寧宇光説,別小看這一管一膜,抗旱能力非常強。他扒開一穗玉米察看,顆粒已具備一定堅硬度,玉米棒主體已經長滿,無明顯減産跡象。這跟此前記者在很多地方看到的玉米株苗焦黃、顆粒乾癟,形成鮮明對比。
節水滴灌是遼寧省從2011年起在西北部農村地區實施的重點工程,採取省、市、縣投入大頭,農民投入一小部分的方式,如今全省已完成建設550萬畝。而彰武縣建設滴灌設施的土地達72萬畝,佔耕地面積的25%以上。
彰武縣水利局副局長王鐵介紹,大旱之年方顯水的珍貴。跟大水漫灌相比,滴灌的節水率超過40%,而且每次灌溉保持時間延長了3倍。滴灌還能將肥料和營養物質一起灌溉到農田上,減少施肥成本。“別説旱災挽救了很多農田,即便在風調雨順的年景,節水滴灌也能幫助每畝玉米增産200公斤左右。”
彰武縣滿堂紅鄉大板村農民田曉宇承包120畝果樹,林下還種植了花生、地瓜等農作物。由於新鋪滴灌和地膜,記者看到的樹林一片翠綠。“種植大戶不好當,最怕的就是自然災害風險。”田曉宇説,他身邊很多村民由於怕費事、存有僥倖心理,還是不願參加滴灌項目。(記者王炳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