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金融成交額有望超3000億元

  • 發佈時間:2014-08-10 20:30:41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李韶文  責任編輯:羅伯特

  8月2日,新華社《金融世界》、中國網際網路協會聯合發佈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報告(2014)》(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預計2014年網際網路金融成交額超3000億元。

  在P2P網貸方面,報告認為,重量級財團開始入場,利率水準料將繼續下滑。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6月,P2P網貸平臺數量達到1263家,半年成交金額接近1000億元人民幣,接近2013年全年成交金額。預計到2014年底行業月成交額會超過300億元,全年累計成交額將超過3000億元。

  截至2014年7月,P2P網貸投資的數量約為29萬人,行業存量資金為337.6億元,比2013年增長近1倍。其中,不乏千萬級百萬級的投資人。目前市場還是資金多於項目,投資人資金站崗嚴重。隨著網際網路金融和P2P網貸的持續火熱,2014年,具有金融背景和大型集團背景的重量級玩家開始入場,網貸投資人規模、成交金額都將會有巨大的發展。目前成交額超過1億元的P2P平臺有30家,成交量超過70億元,佔總成交量的52%左右。

  對於P2P網貸平臺的利率水準,報告指出,網貸産品在上線初一段時間內會用高息來吸引全國的投資人,預計高息平臺在今年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從利率的走勢可以看出,整個行業趨於良性發展,利率下滑明顯。2014年6月份首次跌破20%的年化收益。預計未來的利率水準會持續下滑。

  在網際網路支付方面,報告認為,行業並購將加速,市場爭奪延伸至線下和二、三線城市。報告稱,2013年網際網路支付佔比迅速擴大至31.2%,市場結構呈現天下三分局面,其中以銀聯商務為主的銀聯派支付企業的市場份額佔比最大,為39.8%,以支付寶和財付通為主的網際網路巨頭派佔28.9%,其他第三方支付公司佔比為17%。同時,移動支付進入高增長時期,2013年,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增長率高達707%。

  截至2014年7月,國內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業已經達到269家,不同服務牌照總數共計超過500張,主要支付市場處於相對飽和的狀態,預計未來打破市場競爭格局的主要方式是收購。未來支付行業收購分為三個方向,首先,無支付牌照的商務企業收購有支付牌照的企業,以完善自身商業生態;其次,強強聯合,以求更豐富的業務範圍和市場份額;最後,未來央行再發支付牌照的可能性和數量規模均會減少,因此未來新競爭者獲得支付牌照的捷徑就是收購。

  另外,報告指出,未來二、三線城市市場將成為支付行業發展的新藍海,越早進入,就越會爭取到更多的主動權。

  在電商小貸方面,報告稱,電商與銀行謀求合作,金融化進一步增強。報告認為,目前阿裏、騰訊、京東、百度、蘇寧等均陸續進入網路小貸領域。未來電商金融化進一步加強,電商與銀行將開展信貸合作。探索過程中,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以阿裏為代表的金融平臺,在獲取銀行牌照之前,以資産證券化、信託計劃等方式籌集資金;二是以蘇寧雲商為代表的金融平臺,獲得民營銀行牌照,完全控制資訊流和資金流。

  此外,在電商金融化的衝擊下,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開始涉足電商領域,金融機構將積極建設自有數據平臺。目前大型商業銀行在金融數據的積累方面,有著電商無法比擬的優勢。近年來,多家大型商業銀行積極部署自己的電商平臺,在留住原有客戶的同時,使客戶數據立體化,以期通過分析客戶的立體行為數據,進行差異化服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