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9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當生物特徵成為支付方式

  • 發佈時間:2014-08-08 17:31:09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的發展,讓支付手段越來越多樣,也越來越方便。想像一下,將來有一天,你在商店購物,結賬時僅需伸出食指掃描一下指紋就可以完成付款。過去,類似的情景只能在科幻電影裏看到,如今,利用生物特徵進行支付正在逐漸變成現實。

  貨幣在數千年的文明進程中,經歷了數次形式上的演變。19世紀以來,人們就對貨幣形式的變化展開了豐富的想像。為了取代現金,信用硬幣最先出現——一塊小型金屬磁片,能將客戶的收入和信用賬戶綁定,這種硬幣後來演化為銀行卡和信用卡,在替代紙幣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上個世紀末,隨著網路的普及,移動支付開始融入生活,時至今日,手機已經變身為功能最豐富和強大的“錢包”,人們可以拿著手機在各種識別器前晃出“滴滴聲”,或者用攝像頭拍攝二維碼,抑或在聚餐時搖一搖把付錢的事轉給朋友。

  隨著支付手段的便利化,一些安全隱患也隨之浮出水面:比如信用卡被盜刷、網上支付密碼失竊等,如何做到支付時既方便、又安全,不少科技公司致力開發的新型身份識別技術有望成為解決支付安全的有效手段。目前,支付行業的共識是,生物特徵識別將引領移動支付的浪潮。

  所謂生物特徵,即每個人的身體可提供的唯一特徵,這些特徵通過一系列演算法形成“唯一性”的標識,系統通過核對標識來進行判定和操作。生物識別技術在支付領域的應用令人嚮往,因為它在便捷性和安全性上無可取代,造假和盜用將變成一件很難的事情。當指紋、人臉、聲紋、視網膜、指靜脈識別都可以作為常規的支付方式時,消費將更加方便、更加安全,無論消費者是線上上還是線下。

  未來物聯網中的支付,或許將借助多種微型線纜、感測器和處理器進行認證和追蹤,然後與更多樣的貨幣進行交互,包括積分、貨幣化的個人聲譽和數據等。但在當下,這些生物識別的支付手段仍存在實施難度,畢竟生物體徵識別在採集階段就需要昂貴的配套設備,支付時也需要相應的識別儀器,這些因素都制約著這種新技術“變現”的速度。

  不過,現代科技化腐朽為神奇的案例比比皆是,電動汽車、清潔能源、智慧手機等,都經歷了從神話變成現實的過程,無現金社會並非沒有可能,據報道,瑞典斯德哥爾摩的乞丐最近都開始自備刷卡機了。

  摘自《人民日報》,作者趙國賀,8月5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