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王守聰:培育農墾國際大糧商

  • 發佈時間:2014-08-08 09:2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糧食作為戰略物資和特殊商品,使用價值具有不可替代性,供求的價格彈性偏低。實踐證明,在糧食領域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最有效的辦法是培育具有市場話語權的國際大糧商,以政府的手、市場化的運作方式達到宏觀調控目標。農墾作為農業國有大企業,要以培育國際大糧商為戰略載體和平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發揮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

  培育農墾國際大糧商,首要目標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主要農産品價格調控在合理水準

  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是糧食生産大國、消費大國和進口大國。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農産品供求關係開始向總量基本平衡、結構性緊缺轉變,並將長期處於緊平衡的狀態。緊平衡是糧食安全的理想狀態,更是高風險狀態,既要防止供給不足造成“米貴傷民”,也要防止供給寬鬆造成“谷賤傷農”,必須時刻牢牢掌握宏觀調控的主動權。因此,培育農墾國際大糧商必須從中國國情出發,從糧食安全的新形勢出發,既不能等同於一般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的的農業跨國公司,也不能等同於發達國家以對外傾銷富餘農産品為目的的國際大糧商。農墾國際大糧商首先是保證我國糧食安全的國際大糧商,是我國本土的大糧商,發展中既要算“經濟賬”,更要算“政治賬”、“社會賬”。

  培育農墾國際大糧商,必須著力提升國內主要商品糧産能,積極爭取國際糧食和農産品市場話語權

  我國人多地少水缺的資源稟賦,決定了確保糧食安全必須集中力量保基本,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同時擇機適當適度進口糧食,調劑市場。如果我們將吃飯問題全部寄期望于國際市場,不僅會受制於人,付出高昂的代價,而且從世界糧食貿易和分配體系來看也不現實、不可靠和不可持續。農墾具有眾多生産基地的獨特優勢,農墾國際大糧商首先是生産商,必須始終堅持“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的方針。在國內農墾要立足墾區,再通過産業化服務“走出墾區”,著力打造綠色的流動的大糧倉,力爭到2020年直接掌控的商品糧總量達到1000億斤以上,在保障糧食供應、穩定市場價格和救災救濟救急等方面起到關鍵作用,真正成為令黨和國家放心的“一把米”。同時,農墾國際大糧商要樹立全球化視野,加快推進跨國經營,到世界主要糧食富餘産區佈局倉儲物流設施,掌握第一手的糧源,直接參與世界糧食市場競爭,從源頭和根本上打破少數壟斷寡頭操控國際糧價的被動局面,一方面防止通過價格傳導衝擊國內生産和農民增收,另一方面,也能調控國際糧食市場、切實承擔起發展中大國的責任。

  培育農墾國際大糧商,要大力推進聯合聯盟聯營,構建不同類型主體間的“聯合艦隊”

  從世界範圍看,國際大糧商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模式,雖然其中具有某些共性特徵,但更多的還是基於所在國資源稟賦、歷史文化和經濟體制等因素演化而成。農墾國際大糧商既要吸收發達國家國際大糧商的有益經驗,更要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廣泛調動和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模式。在縱向上,農墾國際大糧商要打造品質全程可追溯的農業全産業鏈,從培植生産能力到供應能力,再到培植市場競爭能力,形成大型墾區集團帶動産業公司、國有農場、新型經營主體和傳統農戶的一體化發展格局,形成對農業戰略産業的掌控能力。在橫向上,農墾國際大糧商要在墾區間形成緊密連接的基礎上,全面構建涵蓋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金融資本、民營企業、集體經濟組織及非政府組織的戰略聯盟,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放大農墾國有經濟的影響力和控制力。

  農墾國際大糧商是紮根農村的大糧商,擁有以産權為紐帶的生産基地,同廣大農工和農民構成新型經濟共同體。農墾國際大糧商不僅要佔據産業鏈高端,而且要以先進生産要素帶領農民闖市場,保護和增進農民的經濟利益。農墾國際大糧商通過將農民家庭經營納入企業經營體系,一方面為農民構築了穩定的就地就近就業創業渠道,促進農民就地市民化、職業化和新型城鎮化進程;另一方面,以企業為載體實現城鄉間生産要素的雙向流動和平等交換,全面激發“四化”同步發展的原動力。

  (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農業部農墾局局長 王守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