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信用事件頻現 業內人士:違約風險事件不具有傳染性

  • 發佈時間:2014-08-08 09:12:1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期信用債市場違約風險事件頻發,銀行間、交易所債市的個別短融、公司債、私募債等相繼暴露出較大的違約風險。在此背景下,市場各方開始思考這些違約事件是否只是冰山一角、會否進一步引發信用債市場的系統性風險。上海證券研究所總經理助理兼宏觀策略部首席分析師胡月曉、廣發銀行金融市場部利率及衍生交易主管歐陽健認為,當前的違約風險事件不具有傳染性,債券市場爆發大面積信用風險的概率很小。

  ?現階段違約風險事件不具傳染性

  主持人:華通路橋短融等債券信用風險事件近期頻出,信用債市場是否會大面積爆發類似違約風險?

  胡月曉:目前中國的債券市場進入了一個違約事件高發但系統風險仍能保持穩定的時期,現階段的相關風險事件可以定性為“離散性風險事件”,即違約的發生不具有傳染性。“離散性風險”上升時期的到來,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經濟週期的産物,而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産物,未來3-5年債市都將處在這個時期。這個時期的風險表現特徵是:風險暴露增多、以技術違約為主、低傳染性。對債券市場的投資來説,信用風險主要表現為“踩雷”風險。整體而言,經濟週期底部階段,違約事件會增多,但不會大面積爆發。

  歐陽健:信用債券市場的發展需要有違約事件的出現,如果一直由政府兜底,風險積累會越來越嚴重,央行一直表示要打破剛性兌付。近段時間一些違約風險的涌出,只是打破剛性兌付路途中的一個小事件,預計後面還會繼續發生。但另一方面,債券市場大面積爆發信用風險的概率應該不大。如果出現普遍性風險,就可以理解為出現危機了,這顯然並非當局願意看到的。

  主持人:目前違約風險較大的個券主要集中在哪些領域和哪些行業?如何有針對性地甄別個券風險?

  歐陽健:違約風險主要集中在民企領域,過剩行業也值得關注。不過,信用違約事件並不絕對會發生在某一個或某幾個行業。相對而言,信用債投資還是要傾向於評級稍高、質地較好、有較大市場流動性的個券。

  胡月曉:經過30多年的高速增長,當前中國大部分行業都正進入發展相對平穩的成熟期,行業分化會成為未來重要特徵。因此,先判斷産業週期階段,再自下而上的選擇,可能是避免“踩雷”風險的有效途徑。

  下半年債市觀點隱現分歧

  主持人:對下半年債市整體走勢可以繼續樂觀嗎?

  胡月曉:從近兩年貨幣政策走向來看,2013年下半年是基礎貨幣投放增加帶動流動性趨松、但貨幣成本上升,2014年1至5月剛好相反;而從今年6月至今則是貨幣成本不變、貨幣投放上升。接下來貨幣環境又會進入基礎貨幣投放減速、但貨幣成本再下降的階段。上週四央行將14天期正回購操作利率下調10個基點,再次表明央行引導貨幣利率下行開始付諸行動。

  悸塹交醣頁殺揪齠ㄗ嘔醣沂諧±率和利率基準曲線高度,在央行引導貨幣成本下降趨勢不變、宏觀經濟持續平穩並低位徘徊的情況下,未來較長時間內債券市場的牛市基礎也不會改變。就信用債市場而言,當前信用利差的變化僅是技術性波動而已,經濟和貨幣基本面並不構成對信用利差任何方向上的持續推動力,未來信用利差預計仍將呈現平穩波動態勢。

  歐陽健:雖然管理層強調要繼續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但央行也明確表示這是個結構問題,並非普遍放水可以解決的,而且普遍放水會有抬升物價等很多的副作用。因此,預計下半年貨幣政策還是會表現出相對穩健的態勢。在這樣的背景下,債券市場經過今年以來的大幅上漲之後,下半年的表現預計只能中性偏悲觀。一方面,下半年經濟增長沒有明顯壓力,但由於假期、季度末、繳稅等原因,貨幣市場預計還會容易出現習慣性的階段緊張。另一方面,目前債市最大的支撐是央行授意國開行壓制貨幣市場利率,但這種低利率可能將造成投資者産生資金寬鬆的幻覺。就具體策略而言,建議下半年還是保持偏短久期,杠桿不要放太大,通過穩健操作抓住市場的超調機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