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賓士被發改委突擊“搜身” 奧迪等三大進口車企或遭罰

  • 發佈時間:2014-08-07 08:58:3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奧迪等三大進口車企或面臨處罰被調查的前一天,賓士中國剛剛宣佈下調維修配件價格15%,這是賓士一個月內第二次調低售後維修價格

  被調查的前一天,賓士中國剛剛宣佈下調維修配件價格15%,這是賓士一個月內第二次調低售後維修價格

  8月4日上午,國家發改委反壟斷調查小組突擊調查賓士位於滬青平公路989號的上海辦事處,約談多名賓士高管,該辦事處內多臺電腦被強行檢查。約談和調查持續一天時間,在場每一位賓士員工均被問話。

  《證券日報》記者得知,在8月6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李樸民證實了“反壟斷調查小組對賓士上海辦事處的調查”,具體賓士是否存在壟斷行為有待進一步調查。要知道,此前一天北京賓士剛剛宣佈下調維修配件價格15%,這已經是賓士一個月內第二次調低售後維修價格,但其仍未倖免,依舊被捲入本輪反壟斷風暴中。

  在幾週的時間內,包括捷豹路虎、奧迪在內的豪華車企都宣佈下調了車價或配件價格,克萊斯勒也于8月5日宣佈下調145種高價值高保修率零配件的價格,下調幅度達到20%。即使如此,除捷豹路虎之外,李樸民對外透露,有關部門對克萊斯勒和奧迪的反壟斷已接近尾聲,近期將進行處罰。

  記者分別致電一汽奧迪、克萊斯勒中國、北京賓士三家企業相關負責人。一汽奧迪和克萊斯勒中國均答覆沒有接到發改委相關調查和處罰通知,目前正在積極與發改委取得聯繫、保持溝通,而北京賓士相關人士則拒絕接聽記者電話。

  另據李樸民透露,發改委完成了對日本12家企業實施汽車零部件和軸承價格壟斷案的調查工作,並將依法進行處罰。記者致電豐田中國和本田中國相關負責人,雙方均表示未接到壟斷調查通知。

  賓士被發改委突擊“搜身”

  據媒體報道,8月4日上午,發改委9名工作人員未經預約直接進入賓士上海辦公室,彼時被安保人員攔下,隨後約談和調查持續了一天,賓士上海辦事處的多臺電腦被強行檢查。截至當天晚上九點,包括北京梅賽德斯-賓士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東區總經理聶軍和銷售、售後總監在內的多名管理人員仍滯留在上海辦公室內。

  李樸民在8月6日的發佈會上透露,調查力量主要來自上海、江蘇的物價和反壟斷部門。賓士是否存在壟斷行為,目前正在調查取證的過程中。上周,江蘇省物價局反壟斷分局已對蘇州、無錫、丹陽等五個城市的賓士經銷商進行反壟斷調查。

  據有關人士透露,發改委對賓士進行調查的原因是賓士為配合反壟斷調查而進行的降價措施沒有達到發改委期望的幅度,這次調查矛頭指向的是“賓士整車價格和最低限價的經銷商政策”。

  進口汽車廠商的壟斷行為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限定整車價格,二是限定4S店的零配件價格和保養價格。突擊調查的前一天,賓士第二次主動下調中國零部件售價,平均降幅達15%,但賓士至今未就整車價格進行下調。

  也就在今年4月份,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汽車維修協會發佈的一份零整比報告中,北京賓士C級W204以1273%的整車配件零整比高居榜首。通常,“零整比”在300%之內被認為是合理的,國內豪華車品牌這一比例通常超過400%,賓士實在是高的驚人。

  奧迪克萊斯勒均未倖免

  與賓士正處於被調查階段不同,李樸民表示,“目前上海市發改委對克萊斯勒、湖北省物價局對奧迪的調查,已經接近尾聲。現已查明,兩家企業確實存在壟斷行為,近期將會受到相應處罰”。

  兩家企業查明存在的壟斷行為包括,一汽奧迪曾在湖北省召集4S店,統一零配件和保養的價格,而克萊斯勒在上海也存在類似的問題。

  記者分別就此致電一汽奧迪和克萊斯勒中國相關負責人,雙方均表示目前未接到任何有關部門下發的有關反壟斷行為的通知。

  實際上,兩家企業此前為了應對反壟斷調查分別下調了零部件或整車售價。7月27日,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宣佈于8月1日起下調所有國産車型零部件價格;8月5日,克萊斯勒也宣佈下調部分産品及零配件價格,145種高價值高保修率零配件的價格將下調20%;同時旗艦産品Jeep大切諾基SRT8價格下調6.5萬元,大切諾基5.7L旗艦尊悅版價格下調4.5萬元。即便如此,兩家企業依舊未能倖免,仍被處罰。

  李樸民透露,對汽車及配件的反壟斷調查始於2011年年底,目的是維護汽車行業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12家日企將被處罰

  據記者了解,發改委此次反壟斷調查,不局限于整車價格,更針對售後市場零部件供應渠道壟斷和車廠與4S店限價限區域銷售,欲消除“橫向限制、縱向限制以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涉嫌壟斷行為”。

  李樸民表示,發改委已經完成了對日本12家企業實施汽車零部件和軸承價格壟斷案的調查工作,並將依法進行處罰。記者隨後致電豐田與本田有關負責人,兩家公司均表示未接到壟斷調查通知。目前還不確定這12家企業是指整車企業還是零部件企業。

  但有數據顯示,境外資本控制了國內汽車零部件銷售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2012年,國産自主內資零部件銷售收入僅佔全行業的20%-25%,而擁有外資背景的汽車零部件廠商佔行業的75%以上。在這些外資零部件供應商中,獨資企業佔55%,中外合資企業佔45%。自主內資零部件企業基本處於邊緣化狀態,並且市場佔比逐年快速萎縮,其生存狀態不容樂觀。記者 王 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