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城市發展國際論壇舉辦

  • 發佈時間:2014-08-07 06:07:1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由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財訊傳媒集團主辦的“2014中國城市發展國際論壇”,近日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縣舉行。來自國土資源部、北京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圍繞論壇的主題“京津冀協同發展——互補與融合”進行了深入研討。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認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要加快破解發展中存在的體制機制障礙,按照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區域一體原則,以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實現創新驅動發展作為合作重點,把合作發展的功夫主要下在協同上,努力實現優勢互補、良性互動、共贏發展。

  李鐵提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要立足各自比較優勢、立足現代産業分工要求、立足區域優勢互補原則、立足合作共贏理念,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設為載體、以優化區域分工和産業佈局為重點、以資源要素空間統籌規劃利用為主線,從廣度和深度上加快發展。

  李鐵認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具體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以人為本,以促進經濟增長和增加就業為前提。河北是人口大省,在未來的區域發展和城鎮化中應該佔什麼樣的地位,是區域發展的關鍵。當前,河北省還有大量的農村人口,怎樣把農業人口向非農業人口轉變,以促進經濟增長和增加就業,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應當值得考慮的重要問題。二是尊重規律,制訂長期發展規劃。規劃應明確三地功能定位、産業分工、城市佈局、設施配套、綜合交通體系等重大問題,並從財政政策、投資政策、項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體措施。三是建立機制,強化交通網路配置。四是以市場為主導,自覺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京津冀要抱成團朝著頂層設計的目標一起做,充分發揮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發展協調機制的作用。五是以增量調整為原則,存量繼續優化。當前資源向北京、天津集中的趨勢還要持續一段時間,這是我國城鎮化發展進程中的一種必然趨勢,特大城市的“虹吸效應”恐怕還要持續很長時間,所以,只能通過增量調整來放緩節奏,增加大城市基礎設施的供給能力,充分發揮周邊中小城市的作用,這可能是一種選擇,但最終還是要靠市場來決定。(甄 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