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券業並購漸成趨勢

  • 發佈時間:2014-08-07 06:07:1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7月25日,中國證券史上最大規模的並購——申銀萬國證券合併宏源證券的重組方案出爐;隨即,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復方正證券並購民族證券事項;再結合此前國泰君安合併上海證券,種種跡象表明,在金融混業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券業整合大幕正徐徐拉開。

  券商並購是行業形勢發展的需要。伴隨資本市場的改革和發展,融資融券、質押式回購、新三板做市等業務不斷推陳出新,券商通過傳統的經紀業務已經無法實現營利。多年來,經紀業務收入佔比過高,盈利模式單一,行業收入來源相對集中,抗週期能力不強等,這些制約了證券行業的健康發展。

  數據顯示,2013年,證券行業凈資産收益為6.3%,相對於2009年的19.3%,整體收益處於下滑趨勢;國內證券行業收入總規模約2.08萬億元,僅為美國水準的6.27%。

  與此同時,在金融改革的過程中,證券行業面臨其他金融機構的競爭不斷加劇,其業務空間被逐步擠壓,加之近兩年網際網路金融的異軍突起,再次衝擊著證券公司的盈利空間。而上述新業務的開展,要求證券公司具有更大的資本金規模和風控能力,因而,通過並購重組實現優勢互補和規模擴張是證券行業新形勢下的必然選擇。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除了要深化傳統銀行業的改革,更需要大力發展券商等非銀行金融機構。今年5月發佈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推動證券經營機構實施差異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促進形成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品牌影響力和系統重要性的現代投行。

  證券行業並購不僅有利於提高行業的集中度,産生一些超大規模的券商,使其在業務開展和客戶開發方面有更大的優勢,而且,在幫助企業“走出去”以及證券公司國際化方面也大有裨益。在中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以來,中國金融業對企業的海外拓展和跨國經營提供的支援力度不斷加強,但支援水準卻存在不足。統計顯示,中國內地企業利用資本市場收購海外企業過程中所選用的前10大金融顧問全部為外資投行。這為券業向現代投行方向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總體來看,券商並購通過資源整合、優勢互補來努力實現1加1大於2,整合後公司的總資産、凈資産、凈資本都將進一步提升,並購後可進一步協同發展,實現做強做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