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山塘水庫變“活錢”

  • 發佈時間:2014-08-01 07:35:56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景寧7月31日電

  通訊員 葉莉芬 葉尚蓉

  記者 楊軍雄

  山塘水庫、水電站……大山深處的水利工程默默地起著防洪、灌溉、供水、供電等作用的同時,它們的資産價值也逐漸被重新利用起來。記者今天從景寧縣水利局獲悉,我省首本農村水利工程産權證日前落戶景寧澄照鄉三石村,這也標誌著我省水利工程産權證發放抵押融資成功邁出第一步。

  “別小看這樣一本小小的證書,有了它便可以撬動更多的金融資本流向山區,讓綠水青山釋放出更大的價值。”景寧縣水利局副局長梅榮柱説。山區景寧,溪流縱橫,全縣1000米以上的高山就有779座,大小河道662條,成就了“中國農村小水電之鄉”,也造就了一個個山塘水庫,起著防洪、灌溉、供水、供電等作用。該縣有250多座各類型山塘、水庫, 157座農村小水電站,蘊含著數十億元沉睡資本。

  一邊是鉅額資本沉睡,一邊卻是農民貸款難。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經濟不斷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産業發展融資渠道單一,存在大量的資金缺口,如何盤活農村資産成為引導金融資本注入山區的當務之急。

  正行進在農村金改中的景寧人驀然發現,大山中的水利工程原來也是一座座待開發的“金礦”,只是權責不明、産權不定阻礙了應用。今年初,當地水利、金融部門和村民一起啟動水利工程確權工作,在不改變農村水利工程性質的基礎上,明確了所有權,開闢了農村水利工程産權抵押貸款,為全省開展農村産權制度改革創新工作探索出了新的經驗。

  “這好比打開了閘門,金融資本就能源源不斷地注入。”在景寧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理事長陳小玲看來,農村水利工程産權的明確也意味著確定了責任主體和收益主體,破除了金融資本“上山”的顧慮,使得金融資本更加便捷地支援農村集體經濟發展。

  如今,景寧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專門為農村水利工程量身定制了産權抵押貸款管理辦法,按照基準利率,實行分期還款,為農村提供更便利和富有可操作性的融資模式,並引導貸款必須用於農(林、漁、水)業生産及綜合開發,推動農村經濟壯大。

  “現在我們一個‘天堂湖’水庫就獲得了100萬元貸款,有了這些資金,村裏的集體茶園和‘治水’項目就有了資金來源。”從農村信用社拿到了全省首筆農村水利工程産權抵押貸款的三石村村委主任陳後青説,産權作為抵押物,政府貼息50%,最終貸款利息只有二厘多,死資産變身活資本。

  農村水利工程産權撬動的效益遠不止獲得的資金。“因為要想獲得更多的貸款,除了不斷提升山塘水庫的使用水準,還要保護好,甚至我們已經打算把天堂湖也打造成風景區,讓綠水青山更有價值。”陳後青説。

  據了解,目前,景寧縣已對11處農村水利工程産權進行了確權,下一步,在試點的基礎上,將完成7座小型水庫和16座山塘工程産權制度改革,並探索農村堤防等其他水利工程的確權發證工作,到2015年實現農村水域開發利用率達到50%以上。試點也有望在麗水市逐步推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