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財智 > 決策者 > 正文

字號:  

陳德銘:中美BIT談判快到終點

  • 發佈時間:2016-03-24 02:35:2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國鋒  責任編輯:王斌

  中美投資協定(BIT)談判至今已經進行了24輪,究竟進展如何?昨日,中國商務部前部長陳德銘在2016博鰲亞洲論壇“中美投資協定”分論壇上給出答案:應該快到終點。

  “因為文本談判重要核心內容已經結束,從19輪開始談負面清單和出價問題,已經談了24輪,很多年的時間。”陳德銘説。對於何時能夠完成,陳德銘給出自己期望的時間:希望能在7月或8月之前。“目前雙方在負面清單上還有些分歧,美國的要價很高,我們在文化、電信增值業務等領域還存在一些分歧,經濟層面已經沒什麼問題了。另外還有就是國家安全領域,也在另外提一些問題。”

  談及為何中美之間需要這個協議,陳德銘指出,雖然目前世界上有2700多個多邊或諸邊甚至雙邊的區域合作協議,但是它們大多都是矛盾和截然相反的,這個時候如果有世界多邊貿易投資協定對振興全球經濟非常重要。相比美國有非常完整的投資條款而言,中國希望能在多邊的投資體制中行使自己參與制定規則的權利,這就首先要與美國先達成一致,其次再跟歐盟。“跟美國談完後,我們就跟歐盟談投資保護協定,雖然目前還沒有批准,但是已經達成了一個比較高水準的協議,還有關鍵的問題要談。”

  陳德銘説,從2013年開始,中國承認可以按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模式來談判,意思就是沒來投資就享受東道國的國民待遇,負面清單是法律沒有規定的都可以有所作為。這是重大的突破,會在將來全世界的投資體制上設立一個高標準的市場開放的原則。這當中還涉及兩個重要的問題,一是投資者保護和公平競爭;二是21世紀大家關心的問題,比如環境、勞工、透明度等。“在談的時候我們非常注意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和各東道國的治理權利問題,怎麼保持平衡?也確立了國際法下面國際第三方來仲裁的基本原則,這對我們談這些問題非常重要。”

  陳德銘認為,從去年開始,中國對美和歐盟貿易都已經排名第一,在這種情況下達成協定,將有利於世界多邊的碎片化投資逐漸回歸整合成有可能成為世界多邊的投資協定,對世界經濟會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陳德銘還説,為了做好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的嘗試,中國在上海做了自由貿易試驗區,同時對中國現有的所有涉及投資的法律都做了清理,但前提是美國同意BIT,並也對中國實行同樣的開放政策。陳德銘進一步解釋,目前美國在中國的投資有775億美元,中國在美國的投資有466億美元,總體來看美國大於中國。但是從近兩年開始,中國投資單年已經超過美國,剛剛過去的2015年美國對中國的投資是26億美元,而中國對美國的投資是85億美元,説明雙方之間還有很大的潛力。如果雙方之間有一個非常好的保護協定的話,兩邊的投資還會大幅度的增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