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中國經濟“亮點”與“痛點”並存

  • 發佈時間:2016-03-12 13:29:09  來源:人民網  作者:辜勝阻  責任編輯:王文舉

  如何看待中國經濟?這是當前國內國際的熱點話題。正確看待中國經濟,我認為要防止兩種誤區:一是只看到中國經濟的問題和困難的一面,甚至放大問題,對經濟極度悲觀,中國經濟“崩潰論”者是極端地放大經濟發展中的問題,而忽視中國經濟的亮點和積極因素;另一種誤區是只看到經濟好的一面,回避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和問題,認為形勢“一片大好”,過分盲目樂觀。

  經濟增長有週期,結構調整會有“陣痛期”。中國有多次成功應對經濟下行的經驗。在經濟下行時期,只有堅定信念保持定力,才能經受考驗,才能化險為夷,才能越戰越強。在中國的改革開放歷程中,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增速放緩並不是首次出現。據統計,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年度GDP增速曾4次出現連續低於8%的情況:第一次是1979-1981年,第二次是1989-1990年,第三次是1998-1999年。目前是第四次,自2012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持續在8%以下。

  在1997和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我國外貿大幅下行,國企2/3虧損,面臨著嚴重的壓力,要關停並轉一大批企業,大量下崗裁員。2008年也有很大的衝擊。現在回顧歷史,每一次遇到困境,中國經濟都經受了嚴峻考驗,最後化險為夷。

  經濟下行是挑戰,也是機遇。經濟深度調整會造成大量發展低效、産能過剩企業倒閉進而引發員工失業,同時也會倒逼企業轉型,使資源流向更有潛力的新興行業。如亞洲金融危機後,國家對煤炭、鋼鐵和紡織等産能過剩行業和國有企業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關停並轉淘汰落後産能,“抓大放小”改革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經濟形態獲得了良好發展空間,如今的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等網際網路巨頭都是誕生於這一經濟調整時期。從國際視角來看,在經濟高速增長週期結束後,都會面臨經濟增速回落現象。2015年,按現價計算,我國每人平均GDP略高於7900美元,按購買力平價計算,折合1.1萬國際元,大體上對應日本和南韓高速增長階段基本結束時的每人平均GDP。日本的經濟高速增長在1974年結束,之前5年即1969年到1973年期間,GDP年均增長6.5%。南韓經濟的高速增長基本上在1998年結束。日韓兩國通過市場空間的拓展、技術進步等方式實現經濟平穩增長與轉型升級,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階段,成為高收入國家,其發展經驗值得借鑒。

  我認為,中國經濟希望和困難、潛力與壓力、亮點與痛點並存,經濟增速放緩但經濟中的結構優化與品質提升趨勢明顯,舊的動能在消退或已經消失,新的動能也在不斷涌現。

  (作者為全國人大代表、著名經濟學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