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俄羅斯專家:中國仍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

  • 發佈時間:2016-02-05 10:07:3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賴毅  責任編輯:張少雷

  近日,俄羅斯科學院遠東所副所長波爾加科夫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僅憑經濟增速放緩至6.9%就悲觀判斷中國經濟發展是不可取的,多種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經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展望2016年,中國仍是拉動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波爾加科夫認為,即便單論GDP增速,2015年中國取得的成績也實屬不易。“2015年對於全世界來説,都是極其困難的一年。世界經濟放緩,西方主要經濟體復蘇跡象不明顯,對於中國市場的國際需求大大降低。而且,當前中國經濟主要任務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淘汰落後低效産能,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提高人民生活水準,這些都需要犧牲部分GDP增速。”波爾加科夫認為,中國經濟增速達到6.9%,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充分體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不僅如此,中國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6.9%的增速轉換成實際增量相當可觀,對2015年世界經濟總增長貢獻率達到25%,“世界經濟火車頭”的美譽實至名歸。

  “中國經濟正逐步適應新常態,GDP增速下降的背後是經濟品質的提高。”波爾加科夫認為,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回落,特別是鋼鐵、玻璃等高能耗、高污染工業的衰退,雖大大影響GDP增長,但也是建成更加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工業體系必須經歷的。與此同時,服務行業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第三産業增長速度達到8.2%,其增加值首次超過GDP總額的一半(50.5%),超出第二産業10個百分點。三大産業結構比例更加合理,産業結構優化升級趨勢仍將繼續。波爾加科夫認為,2015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的66.4%是由消費支出構成,增長10.6%,經濟增長正由投資、出口拉動型向消費主導型轉變。根據國際經驗和中國現實國情,“投資和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應低於36%,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應高於64%”。波爾加科夫認為,數據顯示,中國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波爾加科夫非常讚賞中國削減過剩産能的決心和成績,“這本可能導致失業率的大幅度上升,但這並沒有發生。2015年中國就業人數不減反增,失業率維持在4%左右。不僅如此,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4%,超過GDP增速,人民充分享受到了經濟增長的成果,生活水準得到了實質性提高”。

  對於西方一些專家的消極看法,波爾加科夫表示:“與其説中國經濟在‘急剎車’,不如説是在有控制地減速,從高速發展時期平穩過渡到中高速發展時期。”對今後中國經濟的發展,他滿懷期待:“經濟結構轉型、激發內需消費潛力仍應是2016年中國經濟的主要任務。中國經濟將保持中高速增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