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中國迎來城市化時代 未來將有數百座百萬大城

  • 發佈時間:2016-02-05 09:41:35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德媒稱,過去25年裏,有數百萬農民響應進城號召,但是他們並不適應城市生活。

  據德國之聲中文網2月2日報道,《南德意志報》2月2日發表題為《歡迎來到大城市》的文章。文章在開頭介紹了一位進城看兒子的母親無法適應大城市生活的故事。這名在上海工作的39歲男子向《南德意志報》記者介紹:“她連怎麼安全過馬路都不知道。”

  “數百萬中國人與她(這名母親)感同身受。他們雖然在電視前見證了中國的發展,但是沒有親身經歷這一切。他們幾乎無法想像在這樣的大城市生活。但是,今後15年內還會有上億人必須要遷往大城市。”

  城市化是中國政府對經濟放緩的回應。“因為城市人願意消費。他們去超市、髮廊、餐廳和醫院。他們打車、將錢存到銀行、在網上購衣、請人按摩腳。而相反的,農民幾乎只會存錢。”

  目前中國仍有六億農民生活在農村。人數佔總人口的45%。而在其他大國,這一比例僅有20%。中國這樣的失衡比例也被視作其國內消費持續低迷的原因之一。

  多年來,北京一直在努力改變這一點,並有所成功。過去25年裏,數百萬人響應進城號召。許多人出於自願,也有不少人是別無其他選擇。

  按計劃,2030年之前將有約10億人口生活在城市圈裏。屆時中國可能將有221座百萬人口城市,也就是説,比現有的上百座大城還要多出幾十座,而整個歐洲現在才僅有35座百萬人口大城。

  這些新來的城市居民並沒有將存款投入到國民經濟中去,而是寄回給留在鄉下的家人。他們的家人“要麼用錢來蓋新房子,要麼將錢藏在床下以備不時之需。

  這也是中國政府(農村)社會福利政策發展緩慢的後果。而城市又拒絕將新來人口正式登記為城市居民。”

  延伸閱讀

  港報:內地城市病頻發 欲推新城鎮化重建桃花源

  香港《南華早報》2015年12月23日報道稱,中國的城鎮人口比例從1978年的18%上升到了55%,城市管理對於中國有著更加重大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意義。一方面,中國的中産階級城鎮居民對於長期污染和交通擁堵感到憤怒。另一方面,中國不得不放鬆戶籍制度,讓2.7億農民工可以在城鎮落戶。

  畢業于哈佛大學的俞孔堅指出,中國的許多城市建設往往只重視數量而忽略品質,傳統的城鎮化方式破壞了土地、自然水系、社區和歷史遺産。“如同桃源般的舊式家園已經被毀,現在中國要在城市裏建新的桃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