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偉:庫存陰霾依然壓頂樓市難言進入春天
- 發佈時間:2016-02-03 07:2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王斌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但凜冬的氣息依然籠罩。股市再次傷透投資者的心,樓市呢?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1月份,中國100個受監測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1026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42%。從漲跌城市個數看,60個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39個城市環比下跌,1個城市持平。2016年首月,中國百城房價延續回暖勢頭,連續第9個月環比上漲。
樓市的春天來了?數據顯示似乎如此。但是透過籠統的大數據,各地的具體數據卻是大不相同、分化嚴重,冷暖自知。
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即使在市場最困窘的時刻也未鬆綁限購,樓市依然一片大好。2015年,四大城市還出現排隊買房的熱鬧景象,“地王”也重出江湖。二線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的樓市風景也由冷轉暖。三、四線城市至今還在苦撐。關於中國樓市的過剩情況,官方和各機構都有自己的評析和數據支援。版本雖然不一,但保守估計,全國城市去庫存需要6年~7年時間,這還不包括在建項目。
因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樓市去庫存作為重點議題之一。中央不僅提出了問題,而且給出了解決方案,譬如通過戶籍改革紅利,挖掘農民工購房需求,通過市場化引導使開發商降價消化庫存等等。當然,房貸、稅收等方面的政策性優惠可能還會繼續,以刺激多維度的購房需求。簡言之,讓剛需大起來,讓改善性住房需求強起來。
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從限購城市的解禁,到首付比例、商貸和公積金政策的寬鬆,再到寬鬆貨幣政策帶來的月供負擔減輕,樓市的政策性紅利是組合性的。但是一線城市的樓市已然紅火,三、四線城市的需求依然動力不足。
即使中央加大樓市去庫存的力度,但政策紅利已經釋放得差不多了。樓市庫存期望在短期內消化掉幾乎是不可能的。為了消化庫存而消化,不僅會造成消化不良,也可能帶來嚴重的市場後遺症。任志強曾説,7億庫存難消化,開發商只有炸掉。其言雖然極端,但也釋放出一個信號,靠常規手段去庫存有難度,非常時期需要非常手段。
的確,從樓市到其他行業産能過剩,看似是市場主體的市場行為,其實是政策主推和投資衝動的産物。權力因素可以促成過剩産能,但是産能過剩時政策面又受到了市場主體的牽制和掣肘。任志強宣稱開發商有權力炸掉樓市庫存,凸顯政策面和市場主體在失衡的市場中的角色尷尬。
在政策面看來,投資衝動主導下的樓市庫存和産能過剩,可以通過政策面的修正和主導去消化。但是,樓市庫存和産能過剩造成的債務壓力卻要由市場主體擔承。在此情勢下,政策面對市場主體的推動能力不強,甚至會造成市場主體的逆反式反彈。
讓開發商降價消化庫存的方案可操作性並不強。基於成本因素和利潤考量,市場主體希望維持可能的高價,哪怕付出較長的時間成本。開發商降價賣房去庫存不大現實,更不可能“炸庫存”。但是,政策面和金融機構可採取“反市場”的手段去庫存。比如,以行政手段的方式收回“爛尾樓”和“半拉子工程”,金融機構將“跑路”開發商的欠債作為“呆賬”消化等等。
現在,政策面還有緩衝空間。由於去庫存壓力主要集中在三、四線城市,通過戶籍制度改革和提升這些城市的公共服務水準,加強它們的吸引力,庫存的房子自然就能賣出去。此外,購房政策在稅費優惠方面也有繼續下調的空間,通過政府購買作為保障房也可消化相當的庫存。
這需要時間。分化的樓市決定了一線乃至二線城市已經看到了曙光,而對於三、四線城市來説,央行和銀監會昨日的新政也讓它們看到了希望。樓市長時間的火爆讓國人家庭擁房率處於高位。以往供給側的非理性積累,導致了三、四線城市的樓市庫存壓力很大。如何去庫存,政策紅利應盡力釋放,市場失效時其他手段也可選擇。
(作者為察哈爾學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