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首席”解讀十三五:GDP更綠色 金融更健康

  • 發佈時間:2015-11-06 09:2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正式發佈,作為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甫一發佈,便引發廣泛關注。多家券商和機構的分析師和首席經濟學家認為,此次五年規劃建議蘊含一系列新提法、新表述、新舉措,釋放出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信號。

  中高速增長潛力仍在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增速備受國內外關注。《建議》明確,“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2020年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就《建議》起草情況所作的説明中指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必須保持必要的增長速度。從國內生産總值翻一番看,2016年至2020年經濟年均增長底線是6.5%以上。從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翻一番看,2010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分別為19109元和5919元。到2020年翻一番,按照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的要求,“十三五”時期經濟年均增長至少也要達到6.5%。

  針對提出6.5%經濟增速的考量,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指出,中國經濟具有較大增長潛力,有必要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速,更重要的是通過改革創新實現更有品質的增長。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表示,目前中國經濟長期增長潛力仍然存在,今年我國經濟增長7%左右可以實現,在“十三五”期間,6.5%的經濟增速目標通過努力也可以實現。

  但汪濤指出,明年、後年能否實現6.5%挑戰非常大。短期內,在調整過程中的中國經濟確實面臨下行壓力。長期看,改革無疑將帶來增長,但改革初期肯定是痛苦的,去産能對增長有負面作用,而且可能會有職工下崗,有企業要關閉,有壞賬要核銷,具體落實到各地方政府、企業、個人都是很痛苦的過程。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在結構性、週期性和外生性因素三重作用下,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持續處在築底過程中,但切不可由此喪失對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的信心。

  金融市場將更加健康

  金融改革是多數券商和機構重點關注的一方面。《建議》指出,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積極培育公開透明、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推進股票和債券發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杠桿率。加強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建設,加強統籌協調,改革並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健全符合我國國情和國際標準的監管規則,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

  習近平指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著經濟健康發展。近年來,我國金融業發展明顯加快,形成了多樣化的金融機構體系、複雜的産品結構體系、資訊化的交易體系、更加開放的金融市場,特別是綜合經營趨勢明顯。這對現行的分業監管體制帶來重大挑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就加強金融監管提出了完善監管協調機制的改革任務。近來頻繁顯露的局部風險特別是近期資本市場的劇烈波動説明,現行監管框架存在著不適應我國金融業發展的體制性矛盾,也再次提醒我們必須通過改革保障金融安全,有效防範系統性風險。

  習近平強調,要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加快建立符合現代金融特點、統籌協調監管、有力有效的現代金融監管框架,堅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汪濤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建議》中強調加強統籌監管,尤其是對系統性金融機構、金融業務將實行跨部門統籌監管,這是要關注的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建議》明確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未來股市和債市會有較快的發展,包括註冊制,新證券法的推出,地方政府債券、政策性銀行債券和企業債券也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債市的發展可以降低對銀行貸款的依賴度,還可以降低融資成本,這些都將提高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效率。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加快我國金融業發展既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組成,也是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對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具有重要意義。優化金融結構、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提升金融市場效率是金融體系改革的主要目標。

  長期以來,銀行融資在社會融資結構中居主導地位,但銀行在戰略和客戶定位上的無差異化競爭和不同主體對金融服務需求的多樣性之間存在錯配,導致信貸資源過度集中,普惠金融難以有效發展。溫彬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説,隨著後利率市場化時代的到來,商業銀行將走上差異化、錯位競爭之路。同時,市場準入放開,越來越多民營銀行的設立以及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對構建一個多層次、廣覆蓋、差異化的銀行機構體系大有裨益,將在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方面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目前,中國的金融監管體制分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三大系統,“一行三會”的金融監管體系對於增強銀行、證券、保險三大市場的競爭能力、更大範圍地防範金融風險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過去一段時間,我國金融體系出現了深刻的變化,對原有的分業經營和分業監管架構形成了明顯的衝擊。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在金融方面最值得關注的是適應綜合化經營的新監管架構的建立,《規劃》明確將會推出一個使用綜合化經營、“金融風險全覆蓋”的監管體系。

  綠色發展倒逼産業升級

  此次五年規劃還對我國新時期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重大部署,勾勒出了一張“十三五”時期綠色發展藍圖。《建議》強調,堅持綠色發展,著力改善生態環境。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産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富強、中國美麗。

  習近平強調,提高綠色指標在“十三五”規劃全部指標中的權重,把保障人民健康和改善環境品質作為更具約束性的硬指標。

  在任澤平看來,GDP中綠色指標權重增加是《規劃》一大亮點,規劃還提到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約束性指標管理,推動低碳迴圈發展,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

  國泰君安指出,“十三五”規劃認為2016-2020年發展環境存在“資源約束趨緊、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的局面,明顯增加了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十三五”目標更加強調“低碳”理念,增加了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

  瑞穗證劵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十三五”中國經濟增長更加注重環境約束,如新能源汽車作為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的産業位列中國製造2025十大重點産業的名錄,或將帶動製造業升級以及服務業發展。未來若要實現綠色發展,通過進一步開放服務業促進其佔GDP比重進一步提高是方向之一。而在金融方面,構建中國綠色金融體系,發展綠色債券市場、綠色股票指數、綠色保險等,將帶入更多民間資金投入到綠色産業,也有助於推動“十三五”産業轉型。(中國經濟網記者 馬常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