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丁聲俊:連年豐收下要保持糧食戰略定力

  • 發佈時間:2015-10-16 06:4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博雅  責任編輯:張少雷

  隨著我國糧食連續多年豐收,糧食産銷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糧食高産量、高收購量、高庫存量等現象突出,一些地方出現糧食企業經營難、農民賣糧難等問題。國內糧食安全面臨著新的考驗,存在著一些制約因素。為此,本報記者採訪了中國糧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丁聲俊。

  記者:您怎麼看待當前我國糧食安全形勢?

  丁聲俊:我國糧食生産打破了“二豐、二平、一歉”的週期,受到全球矚目。然而,我國糧食安全仍然面臨著諸多矛盾和問題。例如,中長期糧食供需總量平衡與個別品種階段性過剩並存,糧食托市價格面臨“夾板擠壓”與保護糧農利益的需求並存,保護糧食主産區和主産區農民種糧的“兩個積極性”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糧食産業和糧食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較弱。

  特別是當前我國糧食安全仍然存在著風險,最大的風險在於,對糧食“雙基礎”地位的認識趨向淡薄,“重工輕農”、“重城輕鄉”的思想普遍存在。因此,我們在享受糧食連年豐收喜悅的同時,不可盲目樂觀,必須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牢牢把握糧食主動權。

  記者:目前國內外糧價倒挂,導致我國糧食庫存高企,進口逐年增加。一些企業和業內人士甚至認為“種糧不如買糧”、“低價糧不買白不買”。您如何看待這些現象?

  丁聲俊:糧食是一種準公共品,關係人民生存。對糧食生産,既需要算安全賬,又需要算經濟賬。對糧食安全的評估,不能簡單算成本、價格的經濟賬。任何一個政府,都決不允許糧食安全出現失誤。據了解,南韓、日本在全球化環境中,都極力抵擋低價糧的誘惑和壓力,對本國的農業生産予以特別的保護,寧可高成本生産糧食,也要確保本國農民的利益和本國的農業。當前一些企業和業內人士認為“種糧不如買糧”、“低價糧不買白不買”,短視地看到國外糧食週期性低價時,就按捺不住貪小便宜的衝動,紛紛擴大進口低價糧,為糧食安全埋下了隱患。

  我們積極主張敢於和善於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但要全面準確實施糧食安全新戰略,適度進口糧食。所謂適度進口,不僅指進口的數量要適當,而且也指時空要適當,品種要適當,也就是要在國內市場需求的適當時間,從適當地方進口適當品種和適當數量的農産品,並不是只單一考慮價格,不顧國內市場和農業生産需要,見便宜貨就不顧一切大量購買。而且,糧價是瞬息萬變的,國內外糧食市場價格及其價格差是多變的,今年能低價進口糧食,明年、後年時過境遷,就不一定能夠低價購買到糧食。

  記者:面對糧食“三高”問題,有人認為應該調整糧食生産結構,縮減糧食種植面積。您認為該如何調整糧食生産結構?如何保持我國糧食戰略定力?

  丁聲俊:因時因地合理調整糧食生産結構,是符合客觀規律的。尤其當前,為擺脫糧食的高産量、高庫存、高進口的“三高”的困境,轉變糧食生産方式,實施糧食結構調整更是必要的。然而,調整糧食結構包括品種結構、佈局結構的調整,實質上也是要調控農業發展方式。調控農業發展方式必須尊重客觀經濟規律,否則,會重走曾經不止一次走過的彎路。過去曾經的調整或調節,採取的是指令性方式,導致糧食面積過快過猛縮減、産量大幅下落。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在調整糧食結構中,糧食種植面積縮減過多,導致糧食生産出現一次“馬鞍形”,給農民利益帶來損失,給市場供求造成波動。因此,調整糧食結構必鬚髮揮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的有效保障作用,採取精準治理舉措,實現由傳統型糧食産業向現代高端糧食産業轉變。

  目前我國糧食市場多種矛盾相互交織。在複雜的形勢下,不應簡單化認識和處理糧食“三高”問題,要從我國基本國情和宏觀經濟環境出發,準確把握農情和糧情,始終保持糧食的戰略定力。要增強發展自信,堅持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走出一條品質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的發展新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