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田力普:創新中國急需夯實四大支柱

  • 發佈時間:2015-07-10 21:32:18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藝文

  “中國的創新需有四個支柱,第一是有人,第二錢,第三有目標,第四有環境。”昨天,在以“貫徹創新驅動戰略,探索産業升級路徑”為主題的“2015中國·平潭科學家、企業家創新論壇”上,國家智慧財産權局原局長、中國智慧財産權研究會理事長田力普對於創新如是表示。

  他提醒稱:“我們國家只有企業做大了、盈利了,有錢可賺了,投資人才來,這個問題是中國目前創新的瓶頸。要到2020年進入創新國家行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田力普認為,平潭創新論壇的召開恰逢其時。因為一年來在創新方面,無論是黨中央、國務院,還是地方政府,以及企業、全社會,都在發生思想的轉變、行動上的跟進。

  對於創新的四大支柱,田力普認為,第一支柱就是人。我們是全球的人口大國,雖然勞動力人口紅利在喪失,但是科技的人口紅利凸顯出來。據統計,我國有近九千萬的科技人力資源,每年大學畢業生超過七百萬。這是潛在創新人力資源。

  但田力普介紹,我國創新的人力支柱仍存在很大問題。我國教育體制還沒有準備好為創新提供源源不斷人力資源支援,所以出現大學生難就業的問題,我們人力資源雖然大但是不強。

  對於創新的第二大支柱-錢。去年我國首次研發投入超過GDP的2%,首次研發投入總量佔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田力普稱,“這是個好消息,但是創新是永遠缺錢的,尤其是小微企業。”他建議,美國的經驗值得借鑒-在美國像蘋果、微軟、谷歌都是一兩個人從車庫裏面做起來,但是他們創業的時候會有機構或者個人給他們提供資金。

  創新中國的第三個支柱是要有目標。“中央提出來2020年中國要進入創新國家行列,”田力普介紹,我國十八大就提出創新發展、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和各界交流如何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國務院發了關於進一步創新驅動發展的文件,這一系列舉動都體現政府和中央高層非常明確:創新驅動發展是第一動力。

  “但是這種目標説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難。”田力普介紹,創新不是那麼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不是領導講講話、發幾個文件,申請一些專利就可以辦到的事情;是整個社會結構、理念、文化的轉變。

  對於創新的環境支柱,他認為,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們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法制環境、智慧財産權制度,但是假冒商標,盜用別人專利等情況仍有發生。譬如今年1月份國家工商總局發佈白皮書提及我國電子商務目前是全球規模最大的,但是交易中商品的正品率偏低,其中淘寶網正品率不足40%。更值得關注的是,淘寶網有一整套嚴密的機制,買家可以投訴要求退貨,但是投訴率、退貨率絕對只有百分之零點幾。“這説明一個什麼問題?説明中國目前的整個創新的環境現狀——買賣雙方你情我願,沒有投訴。這是我國的創新所處的環境。你在這個基礎上你怎麼去創新,所以我覺得中國的創新還面臨很長的路,很艱難的路,需要全社會努力。”

  不過,田力普認為,好在現在我國有很好的機制,對於未來的前景大家抱有強烈的信心。(來源:企業觀察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