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新常態的辯證思考

  • 發佈時間:2015-04-15 17:57:40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所謂新常態,就是中國的經濟將在速度上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在結構上體現為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在動力上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如何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筆者認為,需要以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來全面思考和把握。

  新常態的動與靜。新常態是相對於過去老常態、舊常態而言的。新,本身就是動,就是變,就是非靜止。但新常態形成之後,又是相對長期、相對穩定的狀態,又是靜,又是一個時期之內的相對靜止,一個時期的不變。這是事物的相對穩定性。可以預期,在國際國內環境不發生大的變化、環境和資源的制約壓力沒有根本改觀、要素驅動經濟發展的瓶頸沒有突破的條件下,新常態是不會隨意變化的,這也是新常態將在一個相當長時期持續、在全國整體空間上相對靜止和不變的基本依據。新常態不能朝令夕改,不可瞬息萬變,一當形成,應成常態。之所以説是相對靜止,是因為靜止具有相對性,是有條件的而不是絕對的。宏觀中的靜與微觀中的動,整體的不變與局部的變,都是常態,這就是新常態動與靜、變與不變的辯證法。

  新常態的質與量。回首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發現,“舊常態”時期,我們的發展更多的是靠量的擴張實現的,基本方式是不斷增加投入,不斷注入生産要素,拼人力物力甚至犧牲環境。這種發展有明顯的數量優勢,同時也有品質的缺失,短期可以,長期不行。由“舊常態”進入新常態,並非主觀臆斷而是科學選擇,這是理念的更新、思路的調整和方式的革命,是質的變化。新常態要求堅決摒棄唯GDP論,擠掉發展的水分,以提高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為立足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和增長方式,使發展更有品質、更有效益、更可持續。質的等級、規模、範圍和結構將成為今後經濟增長的主流導向和靈魂。當然,質與量是辯證統一、密不可分的,無質之量與無量之質同樣徒有虛名,毫無價值。更何況我們仍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是第一要務的任務沒有變,發展是硬道理的判斷沒有變。因此,新常態還是要謀求發展,事實上,7%~8%的增長速度也還是名列全球前茅的。

  新常態的點與面。新常態作為一種相對靜止的大“存在”,是由無數相對運動的小“存在”而形成的。在這一矛盾的發展運動當中,特殊的、變化的個體匯聚成一個一般、穩定的總體。一方面,作為思考和謀劃經濟工作的出發點和總依據,我們必須把新常態貫穿于經濟發展全過程,不折不扣地落實到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各個地方,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為中心,努力實現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這就是新常態的全面性特徵。另一方面,我們國家地域廣闊,發達與不發達地區、城市與鄉村、東部與西部之間都存在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均衡,這就決定了在總體適應新常態的發展狀態下呈現出的快慢不一樣、進程不一樣、轉型重點不一樣的個性特徵。因此,辯證理解和把握新常態,就要理解其既是一種全面的、普遍的狀態,又是一種兼顧點與面、局部與全局、一般與特殊的狀態。比如,某一特定地區在前期生産要素集聚到了一定程度,找到了適合的新型産業與發展路徑,突破新常態、超常規跨越發展也是可行的。這並不是否定新常態,而是更加積極能動地適應新常態。

  新常態的熱與冷。新常態的提出,在全黨全國乃至全世界引發了熱烈反響,已成為當前最熱的經濟關鍵詞。這一現象充分説明新常態認識到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得到了全國上下的普遍認同,加上新聞媒體的立體式宣傳和理論工作者的集中式解讀,新常態已日益深入人心。與此同時,新常態不能僅停留于口頭上、報告中、文件裏,而應該把“熱”宣傳與“冷”思考結合起來,認真研究新常態的科學內涵、基本特徵與運作規律,真正掌握新常態的精神實質和本質要求,從而更加理性地把握新常態、適應新常態、駕馭新常態。這就需要我們具備新常態的思維,提高對新常態的認知和理解,以新的思維提煉新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思路。要把新常態作為判斷我國當前和今後一個相當長時期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徵的基點,科學運用新常態的理念來指導實踐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把新常態的思想認識、思維方法轉化為經濟工作的自覺行動,真正把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最終以方式的轉變、結構的調整、動力的創新提振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周小毛 黃海 作者單位: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