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文新:應對通縮,貨幣政策需要“扛”
- 發佈時間:2015-04-08 08:52:3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斌
3月27日美聯儲主席耶倫説,核心通脹率或薪資增長下滑可能迫使美聯儲推遲2006年以來的首次加息時間。耶倫同時暗示,美聯儲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加息,甚至可能先於通脹和薪資恢復穩健的時間,但強調恢復正常利率水准將是一個逐步的過程。
此言當中內涵豐富:首先告訴我們“加息時間”可能推遲,因為他們不得不考慮“核心通脹和薪資增長下滑”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從未考慮過“薪資增長下降”的問題,而這個指標是美聯儲貨幣政策新的關注點;其次,可能會先於通脹和薪資恢復加息,但一定會是一個“逐步的過程”,而所謂“逐步的過程”實際是説,美聯儲不會執行高利率政策;第三,今年晚些時候,會不會出現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説不清,因為這方面的情況十分複雜,估計耶倫也在等這方面確切的資訊。
但無論怎樣,中國都必須引起高度關注。我們適宜的貨幣政策依然是在穩健前提下的“中性偏寬”,壓低市場利率水準的同時,有意引導人民幣“有序貶值”,從而“有效恢復中國實體經濟活力”。
中國的經濟問題關鍵在於“主動性經濟增長動力”匱乏,而這一點與我們過去長期執行“緊縮貨幣政策”,引導人民幣升值密切相關。所以,當下扶植經濟主動性增長動力刻不容緩。而在“通縮”日趨嚴重的背景之下,適度放鬆貨幣恐怕也是必然選擇。
敏感的媒體聽出了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博鰲”講話的弦外之音。周小川説,中國下一步的舉措,是非常謹慎地在關注和追蹤全球經濟走勢,包括我們看到通貨膨脹在下降,大宗商品價格在下跌,中國經濟增長也在有所放緩。中國的通貨膨脹也是在下降,因此我們必須要謹慎、警惕看一下通貨膨脹趨勢是不是會繼續持續下去,是不是會出現這種通貨緊縮的情況。
其實,周小川不只是説了“警惕”,而且用了“謹慎”;還説“是不是會出現通縮”。這説明,中央銀行對於“通縮”問題還心存疑慮,並未給出肯定答案。但我們看到的事實是,歐洲、日本和美國的CPI數據其實已經表達出了“通縮”韻味,至少已經出現了這樣的趨勢。而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同樣如此,除了日用的快速消費品之外,其他幾乎找不到上漲的價格。尤其是在生産者物價方向,通縮的事實無可爭辯,因為中國PPI已經連續38個月負增長。
PPI作為CPI的先行指標,如果不是食品價格——這個CPI最大權重的價格上漲作用,那中國的CPI早就該負增長了。我堅信,如果能源價格持續低位運作,那食品價格的下跌恐怕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關鍵是能源、資源價格低位運作的時間有多長?如果我們剛剛採用大力度對抗“通縮”不久,而大宗商品價格又漲起來了,然後我們再轉向,那勢必太被動了。
所以,我們的主張依然是“扛”。當年我們反對以緊縮貨幣政策應對輸入性通脹,今天我們同樣反對以過於寬鬆的貨幣政策應對輸入性通縮。而“中性偏寬”的貨幣政策恐怕就更多地表達了“扛”的意味。
(作者係CCTV證券資訊頻道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