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談中國經濟:未來20年GDP有潛力年增8%
- 發佈時間:2015-03-07 09:31:00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姚慧婷
昨天下午,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首場記者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主題圍繞“政協委員談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圍繞經濟放緩、國企改革、農村土地流轉、金融風險以及財稅改革等群眾關心的問題建言出力。
談經濟下行壓力
1.林毅夫:還有20年年增速8%的潛力
昨天,談到中國經濟發展,全國政協常委林毅夫説:“我認為中國還有20年左右8%增長的潛力。但這裡我講的是‘潛力’,不是説中國會有20年8%的增長。‘潛力’和實際增長是有差距的。”
林毅夫指出,中國經濟的後發優勢還有多大,最主要的判斷標準是我們和發達國家的産業技術差距還有多大。衡量産業和技術最好的方式是看每人平均收入水準的差距,2008年,中國平均每人按照購買力計算的每人平均平均收入水準是美國的21%,相當於日本1951年、新加坡1967年、中國台灣1975年、南韓1977年和美國的差距,這些東亞經濟體利用同樣的後發優勢,在同樣的水準之下實現了20年8%到9%的增長。
2.厲以寧:增長的動力來自人民的創造力
“新常態實際上包含了三個內容:第一,經濟增長速度從過去的高速增長逐步走向中高速增長;第二,結構要調整,很多産業要不斷升級;第三,要尋找新動力。”全國政協常委厲以寧説,過去我們所習慣的靠數量規模的擴大、靠投資的驅動,今後經濟增長的動力來自人民的創造力,要靠廣大人民的創新精神、創業活動。
在林毅夫看來,新的中國經濟增長極正在涌現,今年達到GDP增速7%沒有問題。“首先,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是從中低端走向中高端的裝備製造業、電子、材料、精密儀器等,這裡面有很多亮點。”林毅夫指出,第二,網際網路的新業態都是增長動力,例如網際網路金融、電子商務、快遞業務。同時,綠色環保産業、新能源産業等新産業正在發揮更大作用。
談國企改革
常振明:真的不能把效率低下和國企畫等號
“我身在國企,真的不能把效率低下這個詞和國企畫等號。”全國政協委員、中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常振明昨天笑著説。
常振明提供了一組數據:2003年,中國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共有11家,到2014年,則有92家,都是國企。“其實,在評價效率的時候,除經濟效益以外,還應該考慮到社會效益。”常振明説,“有些行業,比如高鐵、石油、電信主幹網、北斗導航、大型運輸機、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等,都是具有投資大、社會影響大、回報期長的特點,需要國企來完成。”
他也坦言,國企確實存在很多問題,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自身管理問題,一類是體制機制帶來的問題。
對於今年國企改革,常振明透露,主要是政企分開;根據不同國企的功能,進行分類改革;有序推進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三大方面。
談金融風險
楊凱生: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比例仍然偏低
“據統計,2014年中國的銀行業不良貸款上升2500億左右。大家一聽,這個數字非常巨大。但是我想説,這是相對於中國銀行業86萬億的貸款總額而言的。到去年年底,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比例為1.25%,還不算太高。當然,相比前年1.03%有所上升。”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説,“英國雜誌《銀行家》去年曾對全球30家大銀行的資産品質進行過統計分析和排隊,若去掉中國的幾大銀行,剩下20多家銀行的平均不良率是3.96%。也就是説,和國際同行業相比,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比例仍然偏低,資産品質水準仍然比較良好。”
在經濟下行壓力下,中國銀行消化不良貸款的能力如何?楊凱生表示,中國銀行業目前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為230%,也就是説,每一塊錢的不良貸款,現在銀行已經準備了2.3元錢放在前面。此外,中國銀行資本充足率達到13.18%,且核心資本比率是超過10%,國際領先。在這樣的情況下,看空中國銀行業似乎不必要,唱空中國銀行業更沒有什麼道理。
談農村土地流轉
陳錫文:全國近三成農地已參與流轉
對於大家普遍關心的農村土地流轉(農戶承包土地租賃權租給別人使用)問題,全國政協常委、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表示,大概已經有3.4億畝的土地給農民辦理了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目前的情況是,土地流轉正在加速。”陳錫文説,根據有關部門在去年6月底的統計,全國農村大概流轉的土地經營權總面積為3.8億畝,佔到28.8%。把土地部分和全部流轉給人家使用的農戶接近6000萬戶,佔全部承包農戶總量的26%。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55%,仍有45%的國民常住在農村,達6.2億人,短時期內不可能全部到城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