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剛:中國商品交易市場亟須轉型發展
- 發佈時間:2014-11-02 21:30:29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聞育旻
近年來,我國商品交易市場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一些市場佔地面積求多求大,盲目發展勢頭強勁,存在招商不足有場無市現象;一些商品交易市場單位面積産出效率低,投資邊際效益下降的現象已經出現。中國商業聯合會會長張志剛10月30日在山東青島即墨市召開的第三屆中國市場大會上如是表示,他同時還談道,中國商品交易市場亟須改革突破、創新驅動、轉型發展。
張志剛在大會上作的主旨報告指出,近年來,我國商品交易市場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發展水準參差不齊,相當多的市場仍處於數量擴張、粗放型發展階段。網路佈局不合理,城鄉發展不均衡,規模化、資訊化、標準化、國際化程度不高,流通效率低,經營成本高的問題突出。在商品交易市場建設方面缺乏科學規劃,有的市場佔地面積求多求大,盲目發展勢頭強勁,出現招商不足,“門庭冷落鞍馬稀”的有場無市現象。一些商品交易市場單位面積産出效率低,投資邊際效益下降的現象已經出現。在商品交易市場定位方面,綜合類商品交易市場偏多,專業類交易市場不足,商品交易市場“同質化”趨勢嚴重。一些商品交易市場處於“邊緣化”狀況,發展前景堪憂。在農産品交易市場建設方面,一些地方對其生産週期長、風險大、運距遠、全民每天消費的公益性認識不足,有的地方政府“菜籃子”建設的責任心不強,主動關心不夠,簡單地把它全部推給市場,出現不該發生的市場波動。商品交易市場經營企業創新意識不強,創新能力弱,在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的大潮面前,束手無策,無所作為,轉型發展舉步維艱。
張志剛同時指出,商品交易市場在發展中出現一些新的趨勢和新的商業模式,為商品交易市場的發展帶來機遇,這值得引起業界重視。首先,農産品交易市場的公益性受到高度重視。政府以多種方式積極參加公益性農産品重點骨幹批發市場和公益性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既表明市場經濟體制更加成熟,也給現有農産品交易市場帶來更加準確的市場定位,為各種所有制企業參與改建、擴建、新建農産品批發市場帶來重要機會。其次,電子商務帶來革命性變革。電子商務以多種形態突飛猛進地發展,使商貿服務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體經濟在加快電商化運營,網商交易平臺也在與物流等實體經濟迅速融合。再次,“無縫對接”推動機制創新。如今已經出現“無縫對接”的“零環節”。另外,以物流為代表的多功能服務進一步完善。商品交易市場商品品牌快速成長,品質效益觀念更新。
張志剛表示,商品交易市場改革突破、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是思想再解放的過程,是艱苦奮鬥的新征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是必須作好長期準備的持久戰。
中國商業聯合會商品交易市場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駱毓龍在會上發佈《中國商品市場發展報告》,報告指出,轉型、升級、紅利應是當前中國商品市場發展的指導思想。
據駱毓龍透露,截至2013年,規模以上商品市場達5089家,年交易額99000億元,是同期國內生産總值401200億元的近四分之一,是1978年3645億元國內生産總值的27倍多。中國商品交易市場承生産的上游,啟第三産業服務的下游,成為發展經濟、保障供給、提供就業、增加收入、增加稅收、加大城鄉建設力度、繁榮區域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經濟載體。
在本次中國市場大會上,啟動了“品牌之旅”全國行活動,即集聚全國各産業基地及區域品牌商品組建品牌聯盟;用品牌之旅商品對接閒置商場、市場;用品牌之旅商品對接需品牌補充的中國區域市場,強化中國規模以上市場,提升規模市場核心競爭力;用5年時間,用品牌之旅商品對接中國1000個市場。讓千家市場通過品牌洗牌後,提升為真正的百分之百的“中國品牌市場”,率先提升千市的核心競爭力,為中國各區域市場的全面提升創造條件,為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打好基礎。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