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耀:中美經濟規模仍存差距
- 發佈時間:2014-10-09 12:46:4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孫業文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8日在華盛頓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舉辦的一場論壇上説,在經濟增長品質上中國與美國還有很大差距。他強調,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還需要繼續推進改革開放來提高經濟增長品質,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生活。
朱光耀是針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公佈的比較數據作上述表態的。IMF的統計顯示,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美國2014年國內生産總值(GDP)為17.4萬億美元,而中國則達到了17.6萬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不過按實際匯率計算,美國2014年GDP為17.4萬億美元,而中國則為10.4萬億美元,中美之間的差距依然較大。
除IMF外,世界銀行也進行了類似統計。世行首席經濟學家兼高級副行長考希克·巴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根據世行統計,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經濟規模將在2014年10月10日超過美國。不過巴蘇強調,將市場匯率因素計算在內,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經濟體,中國要超過美國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一般情況下,一國GDP按照國內價格水準以本幣計算,因此比較不同國家的GDP需要經過匯率換算。然而,由於各國實際匯率水準不一定都達到均衡水準而且變化無常,因此通過實際匯率換算進行比較可能錯誤估計不同國家的購買力和生活水準。
而以購買力平價匯率進行換算,則可以準確反映出兩國貨幣的購買力差異。例如,一個漢堡在中國賣16元人民幣,同一個漢堡在美國賣4美元,那麼中國和美國的購買力平價匯率就是4比1。而人民幣和美元的市場匯率價格則是大約6比1,因此,按照購買力平價匯率計算的中國經濟規模會明顯高於按市場匯率價格計算的結果。
從全球範圍來看,採用購買力平價匯率對GDP進行比較的結果和使用市場匯率進行比較的結果常常有很大差距。使用購買力平價匯率計算一般會增加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規模,因為商品和服務價格在這些國家往往較低。
因此,採用購買力平價方式來比較兩國實際生活水準差距有一定合理性,但用來比較兩國經濟的實際規模則具有誤導性。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學家德里克·西瑟斯認為,在任何時點、任何國家之間用購買力平價來比較GDP總量並沒有太大意義。事實上,目前全球多數機構和研究人員均主要採用市場匯率來折算和比較不同國家之間的經濟規模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