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專家:中國生産性財富20年後才能趕上美日
- 發佈時間:2014-10-08 08:05: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姚慧婷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帶領億萬中國人民經過65年的艱苦奮鬥,終於告別了“一窮二白”,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中國有今日之成就,工業發展不辱使命!
工業化是中國屹立於世界的必由之路
在人類數千年文明史的大部分時期,無論是以幅員、人口還是以生産總量計算,中國都是世界第一大國。但當18世紀一些西方國家發生工業革命、世界上出現了一批工業國之後,中國很快成為貧弱的“巨人”,儘管仍然“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卻因工業薄弱而受人欺辱,徒有龐大身軀卻無力挺腰站立。相反,“泱泱大國”眼中的偏域小國,例如英國等,一旦擁有了強大工業,就可以成為雄霸世界的強者。
近代以前的數千年,中國走的一直是“勤業”之路,即主要以增加勞動力的方式發展農業和手工業。工業革命使歐美國家率先走上了以機器和非人力能源替代人力的現代發展道路。英國人艾倫·麥克法蘭在《現代世界的誕生》一書中描述道,“突然之間,一個原來主要靠動物和植物將陽光轉化為點點滴滴的可再生炭能的世界,變為可以使用千百萬年的能量儲藏了——最初是煤炭儲藏,然後是石油儲藏。機器化、城市化、工業化、工廠化的時代在這個小小的島嶼上誕生了,50年後又開始向其他地方蔓延。”正是這領先50年的工業化,奠定了英國長達兩三個世紀雄厚的物質基礎和制度優勢。20世紀,美國成為最強大的工業國。而中國近代百年屈辱的歷史,一定意義上就是工業薄弱的“軟骨病”史:沒有筋骨,必為病夫!
當今世界,儘管一些小國可以憑藉自己的特色經濟而生存,未必要以工業立國,但凡大國則必須建立本國工業來支撐龐大的身軀,否則必然衰落甚至崩潰,被開除“球籍”。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工業尤其製造業是大國之“筋骨”,只有建造起“鋼筋鐵骨”,大國方可屹立而不癱軟。在很大程度上,新中國65年的經濟建設史,就是一部工業化的創業奮進史。迄今為止,中國持續快速發展的最大經濟法寶就是規模巨大的工業體系。
工業肩負創造物質財富的歷史責任
新中國成立65年尤其是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工業發展令世界驚嘆。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如此大規模高速度的工業化現象:從西歐工業革命算起,經歷了二三百年,才使全球大約20%的人口生活于工業社會;而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則在幾十年時間內,使全世界生活于工業社會的人口翻了一番。中國工業讓一座座城市和一個個企業拔地而起,輝煌的建設成就使中國一改貧窮落後的舊貌:大多數工業品産量位居世界前列。於是,一些人認為,中國至少是中國東部地區,工業化就快要完成了,很快就要進入發達工業國的行列。而一些工業品産能過剩似乎標誌著工業的末路,應該“去工業化”了。其實,中國工業創造和積蓄物質財富的使命還遠未完成,中國工業仍然重任在肩。
創造和積蓄物質財富是工業化的偉大歷史使命。一個國家或經濟體的物質財富擁有量,主要包括自然物質和工業生産物的蓄存量兩大類。也就是説,除了大自然的賜予,各國所擁有的物質財富主要是工業品,尤其是工業所創造的生産設備、建築物、交通體系及各種物質基礎設施等。現存的由人類創造的可以長久保存的物質財富,幾乎都是工業創造的。而且,第一和第三産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甚至非物質財富都在不同程度上是“工業化”的。嚴格説來,如果沒有工業,沒有加工製造,人類就仍然處於蠻荒時代;如果沒有工業,即使自然財富,也大多不可為人類所用。
因此,一個國家的工業化是否完成,不能僅僅看當期生産流量規模,更要看工業所生産和蓄積的物質財富存量達到了怎樣的水準。只有當大規模創造物質財富的任務基本完成、社會追求的目標已經主要不是創造物質財富而是享用“服務”和積蓄文化財富時,工業化時代才會宣告結束。而且,即使到了那時,工業也不會消失。任何時代的人類生産和生活都不可能離開工業及其所積蓄的物質財富。
根據我國學者的估算,2008年,美國財富總量是中國的5.9倍,日本是中國的2.8倍;美國生産性財富(工業生産物蓄存量)是中國的3.8倍,日本是中國的2.4倍。而每人平均生産性財富美國是中國的16倍,日本是中國的25倍。如果美、日、中三國均保持當前的生産性財富增速,中國的生産性財富要到2034年和2035年才能趕上美、日兩國。而每人平均財富總量趕上美、日,則需要更長的時間。
可見,從工業化創造和蓄積物質財富的歷史使命來看,中國工業化還遠未完成。就總體綜合素質而言,中國工業化並沒有真正到達中後期階段。現階段,中國最重要最迫切的戰略任務之一,仍然是繼續強健工業筋骨,真正實現現代工業文明。
工業是科技創新和民生發展的堅實基礎
工業對於人類發展的一個最偉大貢獻在於,它是科技創新的實現載體和必備工具。在現代社會,人類的科學發現、技術發明要以工業為基礎和手段。科技進步是工業的靈魂,工業發展是科技進步的實現。工業發展走向更高階段的直接表現,就是以持續創新和“革命”的方式實現科技進步。所謂工業轉型或産業升級,實質上就是工業所具有的革命精神的彰顯和創新能力的釋放。從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到資訊化、智慧化,是工業發展的邏輯必然。科學、技術、機器、資訊、智慧、藝術、人文在工業化進程中匯聚,推動人類發展的文明進程。越來越多的人可以享受工業文明的成果,工業發展是最大的民生事業。
在發達工業國家,絕大多數人可以享受到工業化所創造的物質文明成果,其生活條件也都是“工業化”的。美國人彼得·戴曼迪斯和史蒂芬·科特勒在《富足:改變人類未來的4大力量》一書中寫道:“今天,處於貧困線之下的美國人的生活水準不僅遠遠領先於大部分非洲人,也遠遠高於一個世紀之前的最富裕的美國人。”當前,世界正在發生學者們所説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或“第四次工業革命”。“劃時代的技術進步,如計算系統、網路與感測器、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生物技術、生物資訊學、3D列印技術、奈米技術、人機對接技術、生物醫學工程,使生活於今天的絕大多數人能夠體驗和享受過去只有富人才有機會擁有的生活。”這一切都基於工業的高度發達。工業是一切科學發明和創新想像得以實現的工具,也是大多數人生活水準提高的物質技術基礎。
工業不僅創造和積蓄大量物質財富,而且是解決人類發展所面臨的各種重大問題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人類的生存健康、衣食住行,國家的強大和安全,資源環境問題的解決等等,都要以發達的工業為基礎和手段。65年來,中國的工業化使數以億計中國人能夠越來越多地享受工業文明的福利,這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輝煌成就。但中國13億人口中還有很大一部分人仍在期待著工業文明,盼望著能夠真正享受工業文明的福利。從這個意義上説,工業化不僅仍然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而且是最大的民生事業。
中國65年的工業發展,不僅表現出生産力最活躍和最具革命性的本性,而且以其徹底的改革開放精神和最具競爭性的進取行為,迅速地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中國其他領域的進步和發展都必須以更發達的工業經濟體系和更強大的工業生産力為基礎。
當然也應看到,工業的迅猛增長也産生了許多問題,目前中國所面臨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大都同工業增長有關。因此,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是工業轉型。但是,工業轉型並不是“去工業化”,而是強工業化和深度工業化,即實現工業發展的綠色化、精緻化、高端化、資訊化和服務化。
工業是精神財富創造的實踐源泉
中國工業發展65年,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30多年,不僅使社會物質財富前所未有地創造出來,而且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了巨大貢獻。偉大的實踐孕育偉大的理論,偉大的理論指導偉大的實踐。中國工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都成為中國和世界的寶貴財富。
從20世紀50年代起,中國工業發展就將解放、自主、奮鬥、強國的觀念注入民族意志。而在20世紀70年代末開啟的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中國工業不僅在物質財富創造上取得了讓世界為之驚嘆的成就,而且對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出了重要貢獻。工業的本質是解放,是實踐,是創新;工業改革開放是思想解放、觀念革新和理論建樹的實踐基礎。我們所看到的歷史事實是:工業發展成就成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最突出、最鮮活的體現;工業經濟成為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付諸行動的最生動領域;工業部門成為實行改革開放最前沿、最活躍、最徹底的現代産業。巨大的工業成就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底氣所在。如果沒有工業,何來民族自信?
總之,中國工業化不僅是物質財富創造的歷史,也是精神財富創造的歷史。工業勃興與思想活躍相伴。工業發展貢獻給中國的不僅是國強民富的物質現實,而且是思想解放、科學理性、開拓創新的精神財富。工業實踐滋養現代化觀念,工業精神鑄就現代文明精髓。中國工業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奠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實經濟基礎,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地位和偉大價值,使之成為中國人民奔向全面小康社會和更加美好未來的偉大旗幟。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