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3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三部委力推員工持股 專家稱為高管限薪"打補丁"

  • 發佈時間:2014-09-03 11:10: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姚慧婷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在昨天舉行的“2014中國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與股權激勵高峰論壇”上,證監會副主席劉新華透露,財政部已經開始就金融企業提出員工持股計劃,正在起草辦理,徵求相關意見;國資委也在積極研究推進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制度的安排;證監會也將進一步加強與相關部門和單位的溝通協調,積極推動各類項員工持股計劃的順利進行。

  國企重提員工持股

  員工持股計劃,是指通過讓員工持有本公司股票和期權而使員工獲得激勵的一種獎勵計劃。劉新華副主席話音剛落,立即引發了輿論關注:員工持股其實已經喊了多年,為何此刻又將其提上議事日程?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訊部部長徐洪才這樣分析:因為央企、國有企業雖然已經成了上市公司,股份公司了,股權多樣化了,資本社會化了。但是,它內在的機制還不靈活。所以,現在要激勵內部員工,特別是對高管員工進行有效激勵。這樣的話可以調動相關人員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國企限薪與員工持股

  讓民眾對於“員工持股”這一老話題産生新關注,更主要是因為最近媒體紛紛報道,我國將對國企高管進行全面限薪,年薪最高不得超過60萬。國企高管限薪和國企員工持股,這樣的組合拳意味著什麼?財經評論員葉檀用硬幣的兩面來比喻兩者的關係。

  葉檀:國企高管限薪,跟國企高管握有股權資格,是改革硬幣的正反兩面。現在看來,國企高管的薪酬跟民企企業相比並不算高,但是它隱形的福利、待遇都是非常高的。改革就是要改掉這一塊。如果説央企高管年薪只拿六十萬,很多人會擔心央企的人才就會流失;所以,股權是以打補丁的方式防止了這點擔憂。

  民企實踐早已出發

  在國內的民營企業中,員工持股的實踐並不罕見。證監會第五批IPO預披露企業名單中的國內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早前就公佈了自己的員工持股計劃。

  春秋航空公司新聞發言人張武安:春秋國旅領的是佔春秋航空發行前佔總股本的84%,還有就是春秋包機有7%的股權,春翔投資有6%,春翼投資有3%。春翔、春翼基本上就是公司的管理層、業務骨幹組成的。這種機制更能夠凝聚員工,也更能夠穩定公司的業績。

  員工持股制度的推行,讓打工者變為企業的持有人,對於上市公司、金融行業、甚至是未來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等 所有的企業,都將是薪酬方式和激勵機制的根本性變革。有利於激發勞動生産率、留住人才。既然員工持股益處多多,為何遲遲不推行呢?

  員工有擔憂

  一家金融央企員工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員工持股,如果是在員工現有收入的上面,加一塊分給員工股票的話,我想是受員工歡迎的;如果是要求員工利用自己一部分收入去購買的話,那麼他們在購買的過程中肯定會考慮到股票下跌的風險。還有如果就是強行規定員工必須拿出自己收入的一部分來購買股票的話,那麼股票未來的市值存在不確定性,肯定會有部分員工會有質疑和反對的聲音。這要看它的方案是怎樣的,方案與目的是要配套的。

  如何防範國資流失?

  葉檀則認為,最大的障礙,在於對國有資産流失的擔憂上。

  葉檀:很多人認為,如果給員工股權激勵會不會造成國有資産的流失或者説會不會造成一些短期行為,那麼此前之所以推行比較慢主要是有這方面的考慮在裏頭。

  對此,徐洪才開出的藥方是:第一要提高運作的透明度,規範化操作;第二要防止出現新的平均主義大鍋飯,不要一刀切,應該突出重點,既要照顧普通員工,又要拉開一定差距,對高管團隊對骨幹員工要有所傾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