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澳媒:中資欲參與澳洲醫藥科研 將設中醫診所

  • 發佈時間:2015-09-26 09: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劉子彥  責任編輯:王斌

  澳媒稱,澳大利亞一家重要的補充醫學研究機構收到了中國潛在投資者的海量邀約。與此同時,澳洲政府資金的不足很可能妨礙重大科研項目發展,把制藥行業推向外國並購的懷抱。

  據《澳大利亞人報》網站9月18日報道,位於雪梨的澳大利亞國家補充醫學研究所成立於2007年,得到了聯邦政府和新南威爾士州政府的支援。這家研究所正在癡呆症、心血管疾病、癌症、婦女健康等領域進行一系列臨床試驗,很可能實現重大突破,但研究所獲得的政府資金已經少得不能再少了。

  報道稱,由於每年的研究預算僅有400萬澳元(1澳元約合4.47元人民幣)(其中絕大部分來自行業和慈善捐款),研究所越來越希望得到海外資助。

  國家補充醫學研究所所長阿朗·邦蘇桑説:“真是少得可憐。必須至少翻兩番才馬馬虎虎夠用。”由於中國消費者對維生素和補充劑的需求正在急劇增加,澳大利亞有望成為重要的補充性藥物出口國,當地制藥業因此呼籲聯邦政府加大對本行業的投入。

  據行會組織澳大利亞補充醫藥協會統計,澳大利亞國家衛生醫療研究理事會每年7.5億澳元撥款預算中,只有0.2%投向了補充醫學和替代醫學研究。

  報道稱,儘管缺乏嚴格的科學依據,仍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澳大利亞人選擇使用某種形式的補充性藥物,該項消費總額去年超過39億澳元。17日,中國人對澳大利亞産維生素和補充劑的興趣被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投資集團斥資16.7億澳元買下澳洲當地一家藥企。

  澳大利亞最大的維生素生産商澳佳寶公司(他們擁有自己的研發部門“澳佳寶研究所”)同樣加入了關於撥款問題的大討論,要求新近成立的澳大利亞“醫療研究未來基金”將部分資金投入補充醫學研究。

  參議院近期曾就這一200億澳元基金的組建事宜召開質詢會。澳佳寶研究所所長萊斯利·布朗在會上説,鋻於出生於中國和印度的澳大利亞人成為全國人口中增長最快的人群,傳統醫學、補充醫學和綜合醫學現在成為澳洲衛生事業的核心內容。

  布朗説:“到目前為止,相關行業得到的國家衛生醫療研究理事會撥款實在太少了,撥付補充醫學研究的份額僅有百分之一的五分之一。

  “我們主動承擔起應負的責任,向産品和藥物成分的研發工作投入資金,但是企業研究常常是短期性的,而且關注商業利益。

  “我們備感樂觀的是,醫療研究未來基金會將有能力關注更加長期的研究,關注那些聚焦于優先衛生領域的研究。”

  澳大利亞國家補充醫學研究所所長邦蘇桑近期剛剛從中國回來,他説中國投資者有“濃厚的興趣”,想要和澳洲研究機構開展合作,尤其是在中醫領域。

  報道稱,根據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的五檔評級系統,國家補充醫學研究所被視為澳洲最頂尖的研究機構之一。他們參與了西雪梨大學(研究所所在地)和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合作協議,打算在雪梨建立一家以研究為主的中醫診所。

  這項協議是中澳自由貿易協定的26項附屬協議之一,澳洲政府希望在年底前批准中澳自由貿易協定。

  邦蘇桑表示,雖然國家補充醫學研究所在合同基礎上得到了中國機構和高校支付的科研經費,但越來越多的潛在投資者非常希望得到研究所的股權。

  他説:“補充醫學領域裏有太多機遇。我實際上希望醫療研究未來基金能將這一領域確定為重要戰略領域之一,與其服務的受眾規模相適應。”

  澳大利亞補充醫藥協會首席執行官卡爾·吉布森表示,如果澳大利亞國家衛生醫療研究理事會願意將補充醫學領域的撥款增加到總預算的1%,就能拿出7500萬澳元。

  報道稱,吉布森説:“對我們來説,真正的問題在於國家衛生醫療研究理事會投入補充醫學研究的資金實在少得可憐——幾乎是經合組織國家中最低的。”(編譯/劉子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