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外媒:中國經濟放緩只是絆一下 增長空間仍巨大

  • 發佈時間:2015-06-09 08:2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外媒稱,人們一次又一次目睹窮國在工業化的進程中高速增長,但最後放慢速度。每種增長模式預計都會出現這種情況。窮國可以把工人從農村遷移到城市,調動儲蓄以增加投資資本,廉價模倣外國技術。但這些過程最終都會走到盡頭:屆時所有工人都已離開農田,資本投資回報下降,技術達到一國不能再靠抄襲獲得成功的程度。增長隨後將放慢到富國的較為平緩的速度。

  彭博新聞社網站6月4日報道稱,中國正處在這個過程中。這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從2011年的超過9%降到了目前的約7%。這符合經濟史學家的預測。

  但是,報道稱,現在,中國增長放緩的幅度似乎更大,中國經濟增長明顯減速。

  這種情況的直接原因似乎相當典型:房地産價格泡沫破裂加上工業産能明顯過剩。

  報道稱,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的超級增長走到頭了?很多人目前可能有這種想法:期待看到中國房地産泡沫與美日房地産泡沫的比較。

  報道稱,中國的增長出現永久性放緩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微乎其微。原因在於中國仍然有巨大的增長空間。這個國家的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仍然只有1.3萬美元左右。相比之下,日本的這個數字則約為3.8萬美元,南韓則為3.5萬美元以上。如果中國現在結束增長,那意味著平均來説,每個中國人的生産力將永遠只有日本人或南韓人的三分之一。

  報道稱,中國有幾大優勢因素。首先,它極為龐大。一個龐大密集的市場能産生凝聚作用,公司希望靠近消費者,消費者(也是工人)希望靠近僱主。這個過程的滾雪球效應意味著中國不會成為經濟死水。

  另一個有利因素是中國對外國技術的開放:這在一定程度上源於竊取發達國家的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源於逆向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源於技術的天然傳播——通過網際網路和僱員在公司間流動。但到目前為止,中國已證明自己既渴望又有能力採納富裕國家的技術為自己所用。

  美國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的兩位經濟學家把日韓的發展道路作為樣本,構建了一個關於中國未來的模型。他們發現,如果中國達到南韓的收入水準,那麼中國將會一直高速增長到本世紀20年代末左右,然後放緩。

  報道稱,所以,中國目前的增長放緩可能只是絆了一下,而不是跌倒。中國多半能恢復過來,在這個10年的大部分時間和下一個10年的相當一部分時間裏保持大概7%的增長率。這個國家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