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資本市場邁入註冊制時代 助力我國經濟轉型升級

  • 發佈時間:2015-12-10 09:52:39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陳娟娟  責任編輯:陳娟娟

  中國網財經12月10日訊(記者陳娟娟)我國資本市場將要邁進“註冊制”時代。9日晚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擬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關於授權國務院在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中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有關規定的決定(草案)》。

  證監會方面也隨後表態要積極穩妥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證監會表示,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的明確要求,也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實施的重要任務,對於進一步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取向,建立健全市場主體各負其責的體系,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擴大資本市場包容性和覆蓋面,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保護投資,便利融資,激發創新創業活力,促進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多家機構認為,註冊制非常值得期待。華泰證券最新研報指出伴隨註冊制的改革和一系列制度的優化,應該進一步加大對虛假披露等監管和查處力度,完善股東訴訟賠償機制,不斷優化投資者的結構,建立買者自負的文化。讓資本市場回到資源配置的本源,走出被指數綁架的怪圈,讓越來越多的優秀企業回到A股,同時讓投資者分享到這些優秀公司的成長。註冊制改革也終將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成人禮。

  股票發行融資是資本市場的基礎功能之一,是資本市場合理配置資源的重要手段。在過去20餘年裏,我國股票市場為實體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股票發行融資制度也經歷了從審批制到核準制的不同發展階段。隨著改革深化和市場發展,核準制的缺陷和不足逐步顯現,必須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以有利於培育和形成市場自我約束機制,有利於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有利於提高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有利於實現投融資功能平衡協調和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註冊制是一種更為市場化的股票發行制度,既可以較好解決發行人與投資者資訊不對稱所引發的問題,又可以規範監管部門職責邊界,避免監管部門過度干預。註冊制實施後,要堅決落實以資訊披露為中心的監管理念,將註冊審核的重點轉移到督促企業向投資者披露充分且必要的投資決策資訊上來,不再對企業業績與投資價值、未來發展前景等做實質判斷和“背書”。

  海通證券表示,隨著註冊制改革進程靴子落地,政策出臺讓市場預期更加穩定。註冊制改革的本質是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投融資功能,為轉型服務。預計註冊制將循序漸進,監管層會根據市場情況控制節奏。測算16年IPO融資4000億,考慮其他資金供求,預計凈流入3.3萬億,相比15年的4.4萬億更溫和。

  證監會相關負責人曾明確表示,註冊制改革不會一步到位,對新股發行節奏和價格不會一下子放開,不會造成新股大規模擴容。註冊制實施前,證監會除了做好註冊制的各項準備工作外,將繼續按照現行規定,做好新股發行審核工作,新股發行受理工作不會停止。註冊制實施後,現有在審企業排隊順序不作改變,確保審核工作平穩有序過渡。

  註冊制改革核心在於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總體目標是建立市場主導、責任到位、披露為本、預期明確、監管有力的股票發行上市制度。實行註冊制改革,必須突出強調事中事後監管。證監會將切實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嚴厲打擊和懲處違法違規行為,提高違法違規成本,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