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的高品質發展正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在2022年全國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都對職業教育的發展建言獻策。3月7日,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常務副主任胡衛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集體採訪活動中強調,職業教育必須擺脫相對狹窄的困境,要讓學生有學頭、有盼頭、有奔頭。究竟該如何讓學生更青睞職業教育?究其根本或在於幫助學生實現更高水準的就業。
依産業辦專業
讓學生“有學頭”
高品質發展職業教育,是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的熱點話題之一。3月7日,全國政協委員胡衛在第二場“委員通道”集體採訪活動中表示,挺起職業教育的脊梁,當務之急是要破除體制障礙。
胡衛建議,職業教育發展要推進橫向融通,實現職業教育、普通教育、專業教育的橫向貫通,為學生的發展搭建平臺。同時發展縱向暢通,打通“斷頭路”,暢通職業教育的升學渠道。建立職教高考制度,使其成為職業本科、職業專科招生的主渠道。“普通高校甚至一些名校的技術技能類專業也可通過職教高考遴選學生。”
在胡衛看來,職業教育既要教做事也要教做人,既要學知識也要學技能,讓學生有學頭、有盼頭、有奔頭。
“有學頭、有盼頭、有奔頭”,這是在今年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對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品質發展的總體概括。而作為一種以就業為導向的類型教育,貼合産業辦學是職業教育的特徵之一。
據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北工院”)教務處處長王佼介紹,目前北工院剛剛修訂了新版《人才培養方案》,將專業與産業間的邏輯定位為:新業態-新技術-新崗位-核心能力-核心課程。“我們主要以數字化改造為核心。讓培養方案緊貼企業需要和北京市産業升級的需要,服務區域轉型。”
扭轉外界認知
提高職教“盼頭”
如何讓職業教育有盼頭,首先需要緩解的是家長對職業教育的焦慮,並提升職業教育地位。胡衛強調,實現這一目標需要讓職教畢業生在就業、落戶、薪酬待遇等方面,能夠享受和普通學校畢業生的同等待遇。以此扭轉外界對職業教育的認知,緩解家長焦慮。
自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後推出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和《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品質發展的意見》三份重要文件,並提出了一系列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舉措,以此提升職業教育的社會認知。
王佼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為了讓學生畢業後更有所成,學院在專業建設上還緊緊圍繞城市的生命線——“水電氣暖”,瞄準産業上的系列崗位。“在這些産業運轉的過程中需要大量一線的服務人員完成保障工作,瞄準産業現實和未來需要建設學生所需的專業,而不是完全依據個別企業的要求去設立(專業),對學生的個人發展更有益。”王佼直言。
據悉,為給學生提供更多就業方面的指導,北工院還在校內設立了創業園和“職點工作室”,幫助學生解答就業困惑。“我們學校的就業率連續多年達到98%以上,用人單位的滿意度也達到95%以上。”王佼説道。
呼籲規範市場
增加進廠“奔頭”
在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也有代表委員在建議中提及“鼓勵年輕人少送外賣、多進工廠”的內容。
這一建議背後是對製造業人才短缺現實的關照。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製造業人才缺口2200萬,近五年平均每年150萬人離開製造業。另據BOSS直聘數據顯示,2022年2月,平臺藍領招聘崗位中“工廠直招”的比例增長明顯。同時藍領崗位平均薪資出現增長。
此外,根據人社部發佈的2021年四季度“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製造業、服務業藍領人才缺口仍在擴大,人才供不應求。同時,“95後”“00後”年輕一代的“新藍領”技能、薪資期望都出現提升,藍領崗位薪資也上漲明顯。
“從目前發展來看,現有職業院校學生的學業水準、職業院校的辦學品質,難以和産業需求直接對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長久來看,實現專業和産業的對接仍然需要依靠市場。
“職業教育作為人力資源需求的上游,與具體崗位需求相關的聯繫,應通過規範的法治市場,但目前我們在教育領域這塊,特別是職業教育這一塊,還沒有建立起這樣規範法治的市場,這也是未來要努力的方向。”儲朝暉表示。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