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如何協調聯動受廣泛關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全國政協委員以及專家表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正在從總量和結構方面協調聯動,推動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去年四季度開始,一些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已經開始施行,如財政政策加大專項債發行,貨幣政策加大定向投放,進一步加速了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帶動經濟發展。
今年專項債額度提前下達,減稅降費已出臺部分措施,體現了財政政策適當靠前發力。在不久前國新辦舉行的財政改革與發展工作新聞發佈會上,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政策發力適當靠前。實際上就是要用好政策工具箱,打足提前量,早出臺政策、早落地見效。
“從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下達,到各地項目落地,再到施工量增加,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政策提前發力加快了這一進程。”楊成長介紹,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正在從總量和結構方面協調聯動。過去的觀點認為,財政政策是結構性政策,貨幣政策是總量政策,但現在它們都具有總量和結構性特點,如財政政策適度加大財政赤字,加大專項債發行規模,加大減稅降費力度等,通過總量調節對經濟起到拉動作用;貨幣政策對綠色金融産業傾斜,在科技創新和對中小微企業扶持方面增加結構性支援。
“從經濟增長角度考慮,財政政策強調積極有為,貨幣政策強調穩定,這兩者的積極配合,將有效服務國家戰略,如‘雙碳’戰略、數字經濟發展戰略等,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引領下,將有效推進項目落地實施。”楊成長説。
跨週期和逆週期調控的關鍵在於增加有效需求,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需求管理最重要、最高效的手段。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涂永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經濟投資高峰通常集中在春季,因此需要提早佈局,實行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比較寬鬆的流動性環境,通過減稅降費和擴大財政支出,增強市場主體投資、消費的信心和預期。
2021年我國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強化新基建投入,穩定製造業和外貿,GDP實現8.1%的增長。然而,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突出表現為居民消費意願下降、民間投資增幅較低、出口商品結構不理想、中小微企業的生存壓力較大。
涂永紅表示,從政策效力來看,寬鬆的貨幣政策見效更快,短期刺激效果更好,對匯率、資本流動也有較大的影響,能夠發揮降低利率與融資成本、刺激投資與消費、穩外貿的積極作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對於增強企業投資和個人消費能力、引導投資方向和結構變化具有更廣泛、更長遠的影響。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必須各自發揮優勢,在政策方向、作用時間、政策力度等方面加強協調,提升政策效力。
“應進一步完善央行、財政部門之間的資訊溝通、政策協調機制,特別是完善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雙支柱監管機制,將國債、地方專項債的健康運作納入貨幣政策的考慮範疇,避免利率、匯率等金融價格劇烈波動,為穩定投資、消費和增長預期發揮更大的協同效應。”涂永紅建議。
對此,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産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也持相近觀點。他認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調聯動有利於增強市場信心,有利於市場主體加大生産和投資力度。提高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一定時期內的穩定性、指向性、前置性和可預期性,通過有效貨幣資金的內向發力和持續加碼,推動企業成為增強市場信心、穩定社會就業的主體,為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奠定紮實基礎。
宋向清建議,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向市場引導和消費牽引適當傾斜,讓內需在新一輪發展中累積更多能量,通過激發市場活力,挖掘消費潛力,提高商品和服務的週轉頻率,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同時,適當向高科技創新型企業傾斜,尤其是扶持一大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製造業騰飛加速賦能。
(責任編輯: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