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GDP增速創22季度新低 房地産低迷對經濟拖累大

  • 發佈時間:2014-10-22 07:15:28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趙鵬  責任編輯:姚慧婷

  三季度同比增長7.3%房地産投資增速下滑拖累明顯

  GDP增速創22季度新低

  昨天,國家統計局發佈三季度國民經濟運作情況。數據顯示,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7.3%,增速較二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增速創下自2009年一季度以來22個季度新低。房地産投資下滑是三季度經濟增速回落的重要原因。雖然經濟增速在三季度出現放緩,但在國家統計局看來,當前經濟繼續運作在合理區間,國民經濟運作仍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發展態勢。

  □發佈

  GDP增速下滑0.2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經初步核算,前三季度GDP總值為41990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4%。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37996億元,同比增長4.2%;第二産業增加值185787億元,增長7.4%;第三産業增加值196125億元,增長7.9%。

  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增速同比增長7.4%,二季度增長7.5%,三季度增長7.3%。三季度GDP增速較二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創下自2009年一季度以來22個季度新低。2009年一季度,GDP增速僅為6.6%。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換擋期、結構調整面臨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態勢。縱觀近幾年GDP數據,自2011年,我國GDP開始告別兩位數增長,轉向7%-8%的增長速度。

  盛來運避談7.5%增長目標

  據悉,今年年初,政府工作報告中將GDP增長目標定在7.5%左右。在當前“三期疊加”壓力依然存在的情況下,全年經濟是否能達到7.5%左右的增長目標?

  對於記者的這一提問,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並沒有正面回應。盛來運稱,關於四季度的經濟走勢,總的看法是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運作的可能性比較大。但是,在經濟運作中間仍然體現出比較大的下行壓力。

  盛來運強調,中國經濟目前正處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一個關鍵階段,傳統的動力和新的動力正處在一種膠著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既要保持定力,繼續加大改革和結構調整,同時也要進行適度的預調、微調,力爭把經濟穩定在一個合理、合適的區間。

  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連降八月

  國家統計局昨天發佈的數據顯示,在樓市傳統的“金九銀十”到來之際,全國房地産開發和銷售數據堪憂。

  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6875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2.5%,該指標已連續下降8個月;住宅新開工面積91754萬平方米,下降13.5%;全國住宅銷售面積6766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0.3%;房地産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2401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6%。

  易居中國執行總裁丁祖昱分析稱,前三季度房地産數據並不樂觀。雖然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仍保持在“兩位數”,但該數據的持續大幅放緩將影響明年的住宅新開工面積。

  而另一方面,9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5714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8%。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發佈的《9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庫存報告》指出,截至9月底,全國35個重點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環比增長4%,同比增長23.8%,庫存呈“飆升”的態勢,並創近5年新高。

  □解讀

  房地産低迷對經濟拖累大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分析指出,三季度GDP增長速度有所回落,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去年同期對比基數比較高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三季度以來,經濟‘三期疊加’的壓力,結構調整的陣痛超出預期。”

  三季度GDP回落至7.3%在市場預期之中,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投資和消費均表現較乏力。數據顯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固定資産投資”屢創新低,1-9月份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僅為16.1%,較1-8月回落0.4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2.5%,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6個百分點。而9月份社會消費同比上漲11.6%,較上月繼續回落0.3個百分點。

  盛來運稱,結構調整的陣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多年積累的傳統産業的産能過剩;二是今年以來房地産持續調整的累積效應有所增加,而這兩個因素,短期來看會影響相關企業的生産、消費和投資。

  在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看來,三季度GDP沒能延續二季度的回升態勢,主要是投資增長乏力及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原因所致,期間房地産投資迅速下滑,是拖累投資增長的最大因素。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也認為,三季度經濟增速回落的原因主要是房地産市場全面調整。房地産一頭連著投資一頭連著消費,其形勢低迷對經濟運作的拖累很大。

  受房地産市場調整影響,製造業等實體經濟層面的表現也不佳。數據顯示,全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已持續31個月下跌。“今年7月初,生産一噸鋼的毛利還有四五百元。到9月底,國內鋼價跌破3000元關口,噸鋼毛利縮水至兩三百元,一些華北地區的鋼廠銷售開始出現困難。”江蘇中天鋼鐵集團副總裁周國全告訴記者。

  □預測

  四季度增速可能會小幅回升

  不少專家認為,三季度的GDP增速很可能是全年度最低的一個水準,四季度可能會小幅回升。

  在連平看來,雖然經濟仍有下行壓力,但受房地産市場救市政策提振開發商信心以及市場流動性繼續寬鬆等影響,預計四季度房地産投資快速下滑的階段暫時結束,固定資産投資增速企穩。此外,美國經濟持續回暖、人民幣匯率穩定和國內穩定外貿措施也會使四季度出口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消費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也有望保持穩定增長,預計在世界經濟整體弱勢復蘇的外部環境下,今年第四季度經濟環境可能略好于三季度,經濟增速可能企穩略升至7.4%左右,全年GDP增長仍可能維持在7.4%左右的合理區間。

  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也認為,四季度實體經濟投融資需求將有所改善,基建投資可能有所上升助力穩增長,房貸新政支援下的房地産銷售也有望好轉,預計四季度經濟狀況將略好于三季度。

  不過,整體而言,當前中國經濟處於向新常態轉變的關鍵時期,經濟正向“去産能”和“去杠桿”疊加階段轉變,因此經濟明顯回升的可能性也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指出,“外界總有種誤解,覺得7.5%是個底線。但我早就説過,所謂7.5%左右,就是高一點、低一點都可以,關鍵在於就業有沒有增加,收入有沒有增長。”10月中旬,在出席第七屆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論壇時,李克強總理再次強調,中國有條件、有能力實現今年經濟增長7.5%左右的目標,將經濟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只要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居民收入繼續增長,品質效益不斷提高,經濟增長比7.5%高一點、低一點都是可以的。”

  □相關

  城鄉居民收入跑贏GDP

  根據國家統計局昨天發佈的數據,前三季度我國農村和城鎮居民收入都有穩定增長。

  前三季度,全國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現金收入8527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7%,而全國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2044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9%。

  根據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4986元,同比名義增長10.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2%。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3120元,同比名義增長12.1%。

  盛來運指出,前三季度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2%,增長速度比GDP增速高0.8個百分點,説明城鄉居民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而居民收入名義增長速度高於前三季度8.1%財政收入增長速度,也高於企業利潤的增長速度,則意味著居民收入在國民經濟的初次分配中佔的比重提高。

  前三季財政收入超10萬億元

  財政部昨天公佈最新數據顯示,1至9月累計,全國財政收入106362億元,同比增長8.1%。

  9月份,全國財政收入9953億元,同比增長6.3%。其中,中央財政收入4482億元,同比增長5.9%;地方財政收入(本級)5471億元,同比增長6.6%。全國財政收入中稅收收入8007億元,同比增長2.3%。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