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CPI增速難超2% 明年單月或落至1%以下
- 發佈時間:2014-11-20 10:31:46 來源:生活報 責任編輯:曹慧敏
在9月、10月CPI連續兩個月同比增長1.6%以後,多數機構判斷,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低通脹階段。這一判斷被近日發佈的各地區價格數據進一步確認。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了全國31個省(區、市)的10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超過一半地區低於1.6%的全國CPI平均水準,其中5省(區、市)低於1%,北京市甚至只有0.5%。
中國價格水準漲勢趨緩,與全球經濟變動密不可分。資料顯示,從歐元區,到以色列,再到日本,低通脹正在席捲全球。
鋻於這樣的國際背景,機構預測四季度CPI增速難超2%,明年甚至有的月份跌至1%以下,中國經濟將進入一個通貨膨脹水準偏低的階段。這給經濟增長帶來了壓力,但也給深化價格改革創造了機會。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對記者表示,前些年在經濟增長高企時期,通脹水準較高,政府唯恐推動價格改革會進一步拉升物價總水準。應該説,在目前的環境下,全面深化價格改革的時機已經成熟。經濟增長放緩,通脹處於溫和水準,推高物價水準的壓力已經大為緩解,而且前期也有許多改革的舉措可以作為下一步價格改革的參考與借鑒。
更有利的是,價格改革同樣有助於促進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胡遲認為,經過長期的市場化改革,我國經濟中超過95%的産品與服務已經完全“隨行就市”定價,而餘下5%的則是包括水、石油、天然氣、電力等十分重要的公共基礎産品價格仍然由政府掌控。這些産品的屬性較為複雜,一方面其具有市場屬性,但也含有公共屬性和保障性。所以多年來,其改革步伐一直較慢。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1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部署無疑是在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未來價改應當在前期改革的基礎上有序、穩步地予以推進。價格改革的實施必將提高整個經濟資源配置的效率,給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提供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