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新興市場經濟將觸底反彈 “中國模式”有望領跑

  • 發佈時間:2015-10-21 10:31:19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王夢妍  責任編輯:王斌

  國際金融危機深重之時,新興經濟體曾是率先走出陰霾實現強勁復蘇的“火車頭”。然而近兩年,新興經濟體增速整體放緩,資本外流導致市場持續震蕩。在19日舉行的2015北京新興市場論壇上,與會的多國專家學者指出,今後幾年內,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必須處理好影響增長的內部因素,以應對各種外部挑戰,機遇與挑戰共存。

  新興市場面臨多重挑戰 明年或將反彈

  上世紀90年代末到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前,新興經濟體呈現舉世矚目的高速增長,並在2009至2010年間實現了比發達經濟體更為強勁的復蘇。但是此後尤其是近兩年,新興經濟體增速明顯低於危機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發表報告稱,新興經濟體減速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外部因素有,發達國家經濟改善後將其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化,導致其長期利率和國債收益率上升,並帶動新興經濟體長期利率和國債收益率上升,使新興經濟體外部融資成本升高;同時,大宗商品價格已從前幾年的高位回落。內部因素則是,新興市場內部進行結構改革,轉向增速較低但更可持續的軌道。這些因素在未來還將繼續存在。

  “新興市場正在經歷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規模的資本流出、外匯儲備大幅下降、債務償還壓力倍增等均釋放出讓市場擔憂的信號。”美國新興市場論壇執行主席哈瑞爾達·考利表示。

  IMF預計,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在2016年將回升。這主要是因為2015年處於經濟困境的國家衰退程度減輕或經濟狀況部分實現正常化,發達經濟體的經濟活動加快回升帶來的溢出效應。

  中國領跑新興市場

  雖然目前輿論對於新興市場出現看空預期,但新興經濟體中仍不乏亮點。

  世界經濟論壇9月底發佈了《2015-2016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在新的全球競爭力排名中,中國保持在第28位,與去年持平,繼續領跑金磚國家,仍是全球主要新興市場中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

  日本國際協力銀行行長渡邊博史在論壇中表示,中國在世界經濟中和世界市場非常重要,中國人口占到世界的20%,GDP佔到世界的15%。在未來的幾十年中,中國的GDP將會佔世界經濟的20%。

  “東盟國家中只有一個國家佔到中國GDP的15%,其他國家中有的只佔中國經濟的1%或者是5%,這也説明瞭新興市場在未來的發展方向和中國密切相關。”

  與會專家表示,生産力增長放緩已成為新常態,這是對全球經濟的嚴重威脅,並將深刻影響世界各經濟體應對關鍵挑戰的能力,如失業或收入不平等的問題。對於各國領導者而言,最好的對策則是優先推行改革,重點加大對創新和勞動力市場等領域的投資力度,這將有助於釋放創業人才的力量,讓人力資本充分發揮作用。

  “中國從不缺少改革的勇氣和力量。”復旦大學中國發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張維為表示,“我們將持續推進改革,即使在經濟築底的大環境下。讓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共同發揮作用,有的放矢,這就是中國模式。”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毛振華稱,中國從去年開始出現了歷史性的轉折。“中國第一次出現了資本的流出大於流入,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也逐步成為一個資本輸出國。這是發達國家都走過的常規道路,由商品輸出演變成資本輸出。”

  “增長”是各國的共同願景。當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趨緩,如何尋求出路,如何繼續加強多邊經濟開發與合作,以應對經濟增長壓力,仍然是新興國家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