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企業家圓桌會議在京成功舉行,主題為“共建低碳未來,共謀全球可持續發展——金融助力實體經濟高品質發展”。來自中國、美國、德國、法國、沙特、阿聯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家、金融家、學者和政府官員齊聚一堂,圍繞綠色轉型發展、跨國合作路徑、金融助力實體企業高品質發展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共同為全球低碳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國際能源署最新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能源相關二氧化碳排放量再創歷史新高。極端天氣事件頻發、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樣性喪失等一系列現象,無不警示我們氣候變化帶來嚴峻挑戰。在此背景下,各國正積極制定並實施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共同應對氣候變化。中國政府已明確提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戰略部署,以碳達峰、碳中和為引領,不斷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
綠色低碳 政府和行業在行動
十四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全國工商聯專職副主席安立佳在致辭中表示,當前,以綠色低碳為特徵的技術和産業變革正在重塑世界經濟發展格局。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已成為全球發展共識。廣大民營企業應充分認識並主動融入這一趨勢,搶抓綠色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政策紅利,主動扛起綠色發展使命,不斷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同時,要廣泛參與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體系構建,以綠色理念孕育新産業、催生新業態、提供新供給、創造新需求,努力實現高品質發展。
北京市副市長孫碩在致辭中強調,近年來,北京以綠色為底色,加快發展金融科技、資訊、商務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産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綠色轉型步伐不斷加快,高品質發展中的綠色金融需求不斷增加。下一步,北京將以首善標準加快建立健全綠色金融體系,為廣大企業的綠色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具體措施包括:一是大力優化綠色金融生態,提升金融機構綠色金融服務能力,鼓勵在京金融機構穩步提升綠色貸款增速和佔比;支援證券機構為符合條件的綠色企業通過發行上市、綠色債券等方式融資;鼓勵基金類金融機構創新綠色金融産品,加大綠色投資力度。二是大力促進綠色金融市場和産品發展,加快發展各類綠色産業基金,鼓勵擔保機構和融資租賃公司加大對低碳企業項目的支援力度,支援符合條件的企業、金融機構發行綠色債券和綠色資産支援證券,推動更多綠色低碳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北交所上市。三是大力支援凸顯綠色特徵的新質生産力發展。四是大力推動綠色金融開放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外事委員會副主任陳四清認為,低碳化已成為繼工業化、資訊化之後,與智慧化並列的全球發展重要方向。全球綠色發展正重回軌道,綠色投資規模實現較快增長。但與此同時,低碳轉型在部分區域、部分領域還面臨新的挑戰。一是長期環境目標與發展利益之間的協調更加艱難。據估計,要徹底消除全球能源相關碳排放,每年需投入近7.5萬億美元資金,相當於全球GDP的7%。由於各國發展階段、産業結構差異較大,低碳轉型出現速度不同頻、行動不同軌的問題。二是綠色産業全球供求不平衡,對低碳發展形成阻礙。綠色産業的供給和需求具有全球性特徵,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是低碳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三是人工智慧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日益凸顯。未來,人工智慧將在賦能微觀主體、碳管理、碳排放監測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同時放大宏觀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中國金融學會副會長歐陽衛民在主持會議時表示,企業是推動綠色轉型的核心力量。通過科技創新、新能源替代、數字化、智慧化技術,企業可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金融應賦能引導資金流向綠色低碳産業,支援綠色技術發展,創新綠色金融産品,促進綠色資本流動。
能源逐“綠” 低碳向“新”:中國領跑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
中國能源行業正加速向綠色低碳轉型,為經濟高品質發展增添清潔底色。近日,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明確提出,以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為抓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31.6億千瓦,同比增長14.1%。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7.7億千瓦,同比增長48.3%;風電裝機容量約4.8億千瓦,同比增長19.8%。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作為能源領域的領軍企業,全力推動清潔能源高品質發展,積極探索綠色能源供給新模式,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貢獻力量。國家電力投資集團黨組成員、總會計師陳西在交流仲介紹,截至目前,國家電投電力總裝機超過2.4億千瓦,清潔能源佔比達70.41%。其中,新能源裝機超過1.2億千瓦,光伏裝機連續8年領跑全球。境外業務覆蓋47個國家和地區,是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中境外裝機規模最大的企業。權益裝機達到1144萬千瓦,其中清潔能源佔比高達831萬千瓦。國電投的“暖核一號”三期核能供熱項目實現了零碳熱源的跨區域互通共用,開創了“核電廠+政府平臺+長輸管網公司+供熱公司”的供熱商業新模式。此外,國電投還積極參與光伏電池組件設備的招標,與協鑫整合等優秀企業合作,共同推動光伏技術的創新與應用。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清潔能源的利用效率,也促進了綠色能源産業的快速發展。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作為傳統化石能源領域的龍頭企業,已將綠色低碳納入公司發展戰略,明確了清潔替代、戰略接替、綠色轉型三步走的總體部署,加速向油氣熱電氫綜合性能源公司轉型。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王華在交流中透露,中國石油正通過現代科技改造傳統工藝,降低能耗,實現低碳轉型。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探索低碳零碳能源消費模式方面,中國石油取得了顯著成果。例如,塔裏木油田哈得遜油田已實現化石能源零消耗,成為中國石油首個零化石能源消耗的百萬噸級油田。通過利用熱泵站、光熱儲加熱爐和分佈式光伏電站等措施,該油田成功實現了生産運作全面電氣化。此外,長慶油田、華北油田等也在積極探索零化石能源消耗基地建設工作,推動油田綠色轉型。王華還表示,中國石油依託自身産業鏈優勢,重點推進“7+4”産業佈局,持續拓展地熱、風光發電、氫能以及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新能源業務。截至2023年末,累計建成風光發電裝機規模超500萬千瓦,累計地熱供暖面積超3500萬平方米,高純氫總産能達到6600噸/年。截至今年上半年,中石油累計建成充換電站超過2700座。
華為作為全球領先的資訊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慧終端提供商,在推動數字技術與綠色産業融合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華為數字能源中國區副總裁孟少雲表示,華為通過提供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解決方案,助力傳統行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在能源領域,華為提供智慧光伏解決方案,提升光伏産業發電效率和運維水準;在交通領域,華為提供智慧電動系統和全液冷超充解決方案,推動交通系統綠色低碳運作。據華為官方統計,截至目前,華為數字能源已助力客戶累計實現綠色發電9979億度,節約用電461億度,主力産品平均能效提升至2019年的2.6倍。
遠景能源公司致力於成為全球企業、政府與機構的“零碳技術夥伴”。遠景能源公司高級副總裁方翛介紹,遠景旗下擁有專注于智慧風電、儲能系統及綠氫解決方案的遠景能源、智慧電池科技企業遠景動力、開發全球領先智慧物聯作業系統的遠景智慧,以及管理遠景-紅杉百億碳中和基金的遠景創投等綠色能源業務板塊。依託全球領先的零碳技術和新型電力系統技術解決方案,遠景正在積極探索和實踐零碳未來的可能性。在國內,遠景助力打造綠色工業新高地,如鄂爾多斯市全球首個零碳産業園、赤峰市零碳氫氨工廠、包頭市零碳鐵合金工廠等,不斷構建綠色新工業體系。
金融賦能綠色低碳産業高品質發展 提升中國金融資源認綠識綠能力
綠色金融作為促進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關鍵力量,通過支援綠色低碳發展,助力培育新質生産力,為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注入強勁動力。央行數據顯示,綠色金融增速較快,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綠色貸款餘額達34.76萬億元,同比增長28.5%;其中,碳減排支援工具累計撬動碳減排貸款超過1.1萬億元;綠色債券餘額1.99萬億元,累計發行超過3.7萬億元。
在圓桌會議上,多位企業家、金融家就金融助力實體企業綠色發展進行了深入交流。中國光大銀行黨委書記、行長郝成表示,銀行業在綠色轉型發展過程中面臨三大機遇:一是支援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重點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生態保護修復等四個重點領域,為綠色金融提供新的增長點;二是碳市場的發展、碳市場作用的進一步發揮以及碳排放核算體系的逐步完善,為金融機構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質效打下堅實基礎;三是轉型金融標準的逐步建立,為金融機構支援具有顯著碳減排效益的産業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制度依據和標準。據其官方介紹,光大銀行在業內率先推出“碳易通場景金融”模式,為參與碳配額交易的電力企業提供所有金融服務;同時,光大理財、光大永明資産推出碳中和ESG主題資管産品,為綠色産業引入更多社會資金。
中金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亮表示,中金公司是市場中最早對綠色技術、綠色産業進行系統性支援的金融機構之一。公司充分發揮“投資+投行+研究”的綜合優勢,通過全鏈條金融服務,助力我國綠色低碳持續發展,並積極參與國際綠色體系建設。2023年,中金公司支援綠色低碳理念的發股、發債和並購交易規模超過4700億元,在綠色低碳領域完成47筆投資,金額達30億元。同時,公司加強綠色産品創新,開發ESG債券指數,部署碳交易,積極探索各類産品的碳核算,圍繞碳中和主題多次募集基金。中金公司在碳市場體系建設和綠色金融産品創新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積極參與碳市場交易,助力提升流動性,並落地多項碳市場創新實踐,如碳回購交易、CCER交易等。此外,中金公司還加強碳核算、ESG等領域的模型構建與數據積累,推動固定收益領域投融資的碳核算實踐,為投資者篩選構建兼顧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債券市場投資組合提供有力支援。
國家電投黨組成員、總會計師陳西強調,國家電投高度重視與國內外金融機構的合作,共同推動綠色金融與低碳發展深度融合。公司先後落地了全國首單以碳配額為底層資産的財産權信託産品、全國首單央企新能源公募REITs、全國首單CCER碳減排掛鉤債權等創新金融産品,孵化了綠電交通領域的獨角獸企業,獲得亞太經合組織金獎,併入選交通運輸部交通強國建設試點。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賬務總監、董事會秘書王華表示,公司秉承産融結合、以融促産、一體協同的工作方針,統籌所屬實體企業和金融企業,持續加強産融協同。截至2023年末,綠色投融資餘額達1400億元,累計支援綠色産業項目超過520項。所屬崑崙資本公司圍繞光伏、鋰電等新能源及高性能合成樹脂等新材料領域加大投資佈局,項目投資及管理規模超過百億元。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杜樂表示,為充分發揮綠色投資的拉動作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中國節能環保集團積極創新綠色融資手段,拓寬行業融資來源。公司加強生態環保REITs擴募發行,為環境基礎設施投建企業提供新的融資渠道;利用綠色債券、綠色基金、氣候基金等金融工具,吸引社會資本投資節能環保項目,特別是引導保險資金更多投向節能環保産業。
跨國合作與技術共用: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必由之路
當前,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日益迫切,綠色轉型已成為全球共識。由於歷史、經濟等原因,各國在綠色低碳領域發展不均衡,跨國合作與技術共用成為全球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必由之路。這也是本次圓桌會議上企業家們的共同心聲。圓桌會議上,發佈了“共建低碳未來,共謀全球可持續發展”企業家宣言,倡導開放包容,堅持求同存異、相容並包,持續加強多邊交流互訪,推動綠色轉型經驗互鑒和技術共用,凝聚國際共識,共建全球綠色經濟生態圈。
據新聞發言人林劍在外交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中國積極推進能源綠色轉型和産業結構調整。目前,中國是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國,並建立了全球規模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綠色能源項目合作,在發展中國家建設了一批標誌性的水電、光伏、風電項目,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新三樣”産業在開放競爭中快速發展,形成先進綠色産能,為全球能源轉型作出重要貢獻。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作為我國節能環保領域最大的科技型服務型的産業集團持續研發、發展可再生能源、高效節能、先進環保、新材料等綠色低碳産業,項目分佈在全國30個省市區,以及境外近40個國家和地區。國家電投在國際清潔能源市場上打造了多個境外示範性工程,如哈薩克札納塔斯風電項目、沙特紅海綜合智慧能源項目、土耳其胡努特魯清潔煤電項目、孟加拉國科巴風電項目等,樹立了中國能源國字號企業的良好形象。作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遠東控股集團在全球風電、核電、光伏、特高壓、充電樁電纜等領域具有領先市場地位,持續服務清潔能源、智慧電網、綠色建築等工程項目,産品與服務已覆蓋歐盟、東盟、一帶一路等全球超過160個國家和地區。遠景能源公司在全球擁有超過20個運營總部和研發中心,與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合作關係。遠景能源公司高級副總裁方翛説,為了加強跨國合作,提升綠色設備和産品本地化生産能力,今年7月,遠景公司與沙特公共投資資金PIF、沙特能源設備公司Vision Industries共同宣佈在沙特成立風電裝備合資公司,進行風機及關鍵零部件的本地化生産。遠景智慧電池業務板塊AESC其位於法國Douai的超級電池工廠得到了多家歐洲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援,成為近幾年法國最大的綠色電池融資項目。
世界經濟理事會董事會成員、德國國際經濟議事會(IWS)董事會主席彼德·努斯鮑姆(Peter Nussbaum )表示,德國和中國都深刻認識到,氣候變化只能通過共同努力和密切合作來應對。通過創新成果和技術資源的整合共用,雙方可以推動全球向可持續的宜居未來邁進。世界經濟理事會和德國國際經濟議事會願意提供專業層面上的協助與支援,組織來自各行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在脫碳化道路上取得更多成果。
中國美國商會會長何邁可(Michael Hart)指出,中國和美國作為世界上兩個碳排放大國,正在共同努力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商會成員企業正與首鋼合作,推動回收利用舊工業建築,包括在首鋼園打造中國地區首家近零碳排放的麥當勞餐廳。
中國歐盟商會副主席魏海諾(Bruno Weill)表示,目前歐盟商會有1700多家公司在中國發展,通過合資、融資等方式與中國夥伴在綠色金融、支援中小企業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包括發行可持續綠色債券等金融産品。
盧森堡銀行中國市場總經理、執行董事會董事梁劍介紹,盧森堡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全球第二大投資基金中心,在債券發行、綠色金融、投資信託等領域處於國際領先地位。盧森堡證券交易所是國際債券上市的領軍者和亞洲外的人民幣中心。今年6月,河南航投在盧森堡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綠色人民幣債券,盧森堡國際銀行作為承銷商,這是第一隻境外人民幣綠色債券,吸引了歐洲投資人參與中國可持續航空燃油項目,拓寬了中資企業在國際資本市場的融資渠道。
巴斯夫大中華區董事長兼總裁樓劍鋒表示,巴斯夫採用“外購+自建”雙管齊下的方式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不僅減少自身運營中的碳排放,還為客戶提供低碳足跡的産品,助力客戶行業實現綠色轉型目標。從2023年開始,巴斯夫分別與國家電投、遠景能源簽署了可再生能源購電協議,並與明陽成立合資公司,在廣東湛江建設並運營國內第一個中德合資海上風電場,總裝機容量為500兆瓦,預計于2025年投入運營。
阿聯酋迪拜港務國際傑貝阿裏自由區和園區首席運營官阿卜杜拉·哈什米(Abdulla Al Hashmi)在交流仲介紹,中國在可持續發展以及新能源方面有著很強的影響力,並在推動各個行業的綠色轉型。我們也非常希望能夠加入到這個轉變過程中,跟更多的夥伴進行合作,承擔起我們的碳減排責任。我們建立了最大規模的屋頂光伏發電項目,15萬多塊的太陽能光伏板,可以減少48噸左右的碳排放。同時,我們借助人工智慧的力量,減少碳足跡,在整個供應鏈上進行綠色轉變。
澳大利亞力拓集團中國區首席執行官許峰介紹,力拓與中國的合作已不限于鐵礦石貿易,還在太陽能、風能、電池等再生能源領域與中國企業展開了廣泛合作,並在低碳鋼鐵生産路徑、生物質、煉鐵技術等方面進行了技術交流與合作。
結束語
在金融街論壇這一國家級、國際性平臺上舉辦一年一度的企業家圓桌會議,邀請全球企業家、金融家、政府官員共同探討低碳路徑,共謀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受到全球金融機構和實體企業的廣泛歡迎。會議的成功召開有助於通過深化綠色合作,為世界經濟發展開闢新天地,為全球氣候治理注入更多動能,共同引領世界走向更加綠色、更加繁榮的未來。面對氣候變化的全球挑戰,各國需攜手並進,通過跨國合作與技術共用,推動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