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80後人大代表馬瑞強下鄉再返城的“農業創新夢”

  • 發佈時間:2016-03-11 09:06:49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喬紅康  責任編輯:孫朋浩

全國人大代表馬瑞強 圖片來源: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3月11日訊(記者 喬紅康)1983年出生的馬瑞強已經是第四次來參加全國兩會了,雖然四年來他一直是本屆內蒙古代表團裏最年輕的人大代表,但今年,在這位33歲小夥子的臉上已經褪去了前兩年的青澀,睿智的眼神透出了多年創業磨礪出的穩重。

  以前提起馬瑞強,都知道是辭去北京國企穩定工作回家鄉農村創業的農業博士,可今年,他打算從有著深厚情感的家鄉再返回北京這座大都市,是什麼讓這位有著農業夢想的小夥子離開農村?他的農業夢想改變了嗎?

  他説,“並沒有,做農業是我一輩子都認準的,但是這些年深入農村創業也發現了些新問題,需要找新的解決方法。”

  原來,在深入農村創業的這些年裏,馬瑞強深切體會到了農技服務在農業生産中的關鍵作用,但農戶遇到技術難題卻一直無法得到低成本高效率的解決,植物病蟲害、牲畜家禽生病往往只能靠經驗,農民對農業新興技術和國家政策更是缺乏了解。一方面是農民對專業知識的渴求和對專家指導的急切心理,一方面是從事農業生産研究的專業人員不了解一線生産情況,新技術得不到有效推廣,專家的經驗也發揮不出應有的價值,這些問題激發了馬瑞強搭建一個方便農戶和專家溝通平臺的想法。於是,馬瑞強二次創業選擇了風頭正勁的“網際網路+農業”,他搭建的雲種養農技問診平臺,可以通過移動互聯網的方式實時連接農戶和農業專家,幫助農民解決種植難題。

  從傳統創業到科技創業,為了吸收前沿的資訊、找到科技人才,馬瑞強毅然從內蒙又走回了北京。

  但這條“再進城”的路一點都不比6年前“返鄉創業”走起來容易。雖然在總理“雙創”精神的號召下,農業網際網路已經出現很多嘗試,但農業在網際網路化應用過程中還是存在農村網際網路普及率低、使用效率較低、人才與資金短缺等問題,同時農業創業項目融資難也成為青年創業者遇到的最難解決的問題。

  為此馬瑞強結合自己的二次創業經歷,今年重點關注了“網際網路+農業”領域,帶來了《關於加強對“網際網路+農業”支援力度的建議》、《關於加大對農業創業園區支援力度的建議》和《關於成立青年創業投融資基金的建議》,希望表達農業領域網際網路創業企業的心聲。

  馬瑞強説,現在提到“網際網路+農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電子商務,其實“網際網路+農業”不僅包括農村電子商務,在農業生産産前、産中、産後的各個生産、流通、採購等的環節,都可以借用網際網路技術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農業是傳統行業,跨界到網際網路行業較其他領域相對差很多、弱很多,他建議政府部門從政策、業務、金融、人才等幾方面提供扶持,幫助市場主體探索網際網路+農業的創新模式,為農業現代化發展道路提供實踐,這種扶持不僅僅包括農村電子商務,涉及網際網路應用的農技服務、農業金融、農業教育培訓等農業生産環節的扶持力度也應該加大。

  而眾多“網際網路+”的創業園、孵化器裏,沒有專業的行業創業園區,尤其農業創業企業入駐困難,但鄉鎮、農村等環境創業氛圍差、人員素質層次不齊,馬瑞強提出《關於加大對農業創業園區支援力度的建議》,他建議建設一批新型農業創業園區,發揮園區聚攏資源,帶動氛圍,吸引資本,並對用水、用電給予一定的補貼。

  同時,對於融資難題,他表示,創業項目融資渠道和環境有了很大改善,但對於青年創業者來説還是存在不小的阻力,比如傳統的銀行貸款門檻高、放貸慢;風險投資既可能是及時雨也可能是絆腳石;民間借貸利息高、風險高等等。而農業網際網路創業項目,所需資金量大,但承受風險的能力卻比較低。在《關於成立青年創業投融資基金的建議》中,他希望政府建立青年創業投融資基金,對青年創業在融資方面給予一定的指導和扶持。

  馬瑞強建議,投融資基金可以結合各地區實際情況,來源可以是自有渠道募集資金、申請國家劃撥,也可以吸納外部資源,與相關企業開展合作,投放給如“網際網路+”、一帶一路、脫貧等領域的優秀創業項目。同時還可以加大對孵化培育、規範輔導、登記託管、掛牌展示、投融資對接等綜合金融知識的培訓服務,為返鄉青年創業鋪路搭橋。

  這個80後新農人説,做農業不能總是守死理走老路,要學會用新的技術和知識武裝自己,腦子活一點,膽子大一點,步子紮實一點,網際網路是工具,現在各行各業都在進行“網際網路+”,也可以用網際網路為農業這個古老的行業插上現代化的翅膀。

  他説,他的初衷不變,他要用一輩子熱情在這片土地上奮鬥耕耘,老百姓相信他,他要對得起這份相信,他夢想著一眼望不到邊的農田都能夠實現機械化,科學化,標準化的生産種植,他想做一個偉大的農業品牌,帶領鄉親們走上致富之路。這是他的“農業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