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熱點追蹤 > 正文

字號:  

生命在電梯上飛揚 律師:生産廠商對品質終身負責

  • 發佈時間:2015-08-18 10:53:54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高蕾  責任編輯:馬藝文

  近日,頻頻發生的電梯安全事故不斷觸動著人們敏感的神經。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發展,我國電梯保有量也在持續攀升。據了解,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電梯保有量早已超過10萬部,與電梯保有量一同攀升的還有關於電梯故障和電梯安全的投訴。公共場所的電梯安全在我國早已是一個較為嚴重的安全問題。

  記者走訪北京多個小區、寫字樓發現,部分電梯存在或多或少的安全隱患。而對於自己日常乘坐的電梯的品牌、保修期、使用情況、是否需要進行維修等問題,大多人都表示“不清楚”。

  牛街東裏一區6號樓有三部電梯,其中有兩部因故障已常年失修停運,只剩下一部還在堅持運作。中國青年網記者 高蕾攝

  事件一:電梯製造單位倒閉 維保無門

  地點:牛街東裏一區

  家住牛街東裏一區6號樓的張先生最近也在為電梯的事情煩惱不已,他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居民樓有三部電梯,其中有兩部因故障已常年失修停運,只剩下一部還在堅持運作。

  張先生説,小區裏業主多次向管理該小區的北京佳誠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反映,得到的答覆是該款電梯生産廠家已倒閉,無法更換部件,只能整體更換。但是在誰該負擔整體更換電梯費用的問題上,物業和業主産生了嚴重分歧,目前兩座樓各自都僅憑唯一的電梯堅持“帶病”運作,潛伏著重大的安全隱患。

  記者在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上查詢到廊坊穩達電梯有限公司的資料顯示,該公司登記狀態已為“吊銷,未登出”。 

  據張先生介紹,該小區其他居民樓也遭遇了相同的問題,緊鄰的4號樓裏三部電梯也有兩部已壞掉,其電梯使用標示顯示該款電梯由廊坊穩達電梯有限公司生産,與張先生樓裏的電梯是同一個廠家。

  事件二:電梯有異響 時常下滑兩層  

  地點:京師科技大廈

  “我們這個樓裏有6部電梯,幾乎每個都出現過‘滑梯’現象。就光我自己就趕上過4回,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很後怕。”在該寫字樓裏上班的小殷告訴記者,由於她就職的公司在15層,如此高的樓層如不乘坐電梯,走樓梯確實有些費力。

  “平時做電梯的時候,電梯有時會發出異響,可是沒想到,竟然會下滑。”小殷回憶道,第一次遇到“滑梯”時電梯中有6、7個女生,隨著一聲異響,身體明顯感覺到向下墜落,“當時大概是在14層,電梯突然下墜,引來一陣尖叫聲,有人趕緊把下面的幾層的按鈕都按上,緊接著電梯停到了12層。大家慌亂的逃出去,換乘別的電梯,有些人直接從12樓走了下去。”記者發現,電梯使用標誌顯示,該電梯的製造單位為日立電梯(中國)有限公司,且電梯已過檢驗日期。

  “如果你在這樓裏上班,沒遇到過這種情況,都不好意思説你在這樓工作。”小殷的同事無奈地説,這個情況他們沒少跟物業反映,物業也確實找人來進行過檢修,但至今未收到良好的效果。“簡直就是用生命在上班。”

  事件三:一下暴雨 電梯就被泡

  地點:石油大院

  馬小姐的所住的小區有兩部電梯,但是這兩部電梯平時都是交替工作,每次只開一部。最近,這隔三差五的暴雨天,讓她遭了罪。“每次下暴雨,外面的水就會急速的灌進電梯,物業不得不將其關掉。”

  一次晚上回家,馬小姐看到被灌的電梯,去找物業反映,不料,物業的回應卻是:沒辦法,你走樓梯吧。“這可為難我了,我家住15樓,大半夜的讓我爬上去。”出於安全考慮,馬小姐還是選擇了走樓梯。“更可怕的是,樓道裏竟然連燈不亮,我一路用手機照明,爬到家腿都軟了。”

  8月7日,又一次大雨來襲,電梯不出意外的又進了水,但是這次電梯卻正常運作,這也讓馬小姐捏了把汗。“這電梯井下面有沒有電路,會不會跑電?這要是有人乘坐電梯時出故障,誰來負責呢?”

  電梯存安全隱患 誰之過?

  8月14日,記者走訪了一些配備電梯的小區、寫字樓,在隨機採訪的20位乘坐電梯的市民中,有12位表示不知道遇到電梯故障時正確的應對辦法。多數人表示,如果不是最近頻繁發生電梯“吃人”事件,並沒想過電梯會發生事故。

  那麼,導致電梯出現事故的原因有哪些呢?一位電梯維護人員解釋道,電梯本身的品質問題;電梯在使用的過程中維修保養不當;以及用戶乘坐電梯時,蹦跳、電梯警報超重的時候仍往裏擠等不良習慣,都是導致電梯出現故障的原因。然而,在事故發生後,工作人員未採取有效應急措施,通常會導致下一次事故的發生。

  北京質監局的報告指出,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電梯近18萬台。其中,運作時間超過15年的老舊電梯有兩萬台左右。這部分電梯存在著不小的安全隱患。

  記者了解到,電梯行業標準裏並沒有強制報廢,每年通過質檢部門的檢驗合格後就可以繼續使用,如果無法通過檢驗,就對問題部分進行修補。據業內人士透露,隨著競爭的不斷激烈,價格競爭不可避免,從而也影響到了電梯的出廠品質。有些企業為了節省成本,使用低質零部件,由於電梯安全性的保障更重要的是後續的維保,企業會在以後期維保中更換標準零部件來為電梯安全性作擔保。

  電梯檢修人員告訴記者,按照國家規定,電梯的維保頻次應為每月每台電梯兩次。而大多數的電梯完全達不到這個頻次。以該人員所在企業為例,電梯的保修期是1年,接下來如果在進行維保,是需要支付相關費用的。“不少物業為了節約成本,平時對電梯疏于維護,直到出了大問題才會找人來修理,這個問題在行業內是比較普遍的。”

  電梯故障維修費用 誰買單?

  在住宅電梯出現故障需要維修時,這個費用該由誰來承擔呢?據了解,需要大修或更換時,可動用公共維修基金,但公共維修資金的申請步驟比較繁雜。

  業內人士表示,對於公共維修資金的使用,除了需要電梯的管理使用方申請之外,還需要所涉及樓棟2/3的業主簽字同意。“雖然也有緊急情況下可不用業主同意,但是這種情況的認定比較苛刻,基本上需要電梯完全無法使用的情況下才能夠通過,這種情況通常很少遇到。而2/3的業主簽字同意這一點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是較難達到的。”

  北京市國睿律師事務所楊俊利律師表示,根據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和界定,開發商在建設開發之初,就承擔著選擇符合國家品質和安全標準的合格電梯的責任。電梯在保質期內,生産廠商有義務對電梯負有維護維修責任。現實中,生産廠商往往將維護維修義務交付專業第三方並與業主代表物業公司一起管理電梯事項。超出保質期,物業公司承擔電梯維護維修義務,費用將從業主繳納的物業費和維修基金中支付,但如果是電梯本身品質問題,生産廠商將依舊承擔維護維修乃至更換電梯的的責任。 

  有些社區沒有物業,而電梯超出保質期,如何確保電梯日程維護維修?楊律師表示,業主作為電梯的所有者,有義務對電梯進行日程維護維修。小區業主可以通過業委會或業主們進行協商確認自身權利義務,通過與專業第三方簽訂日程維護維修,確保安全。同時,業主在日常使用中,如果發現電梯出現品質問題或者安全隱患,可以向物業公司和質監部門投訴。

  乘梯安全小貼士

  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特勤支隊參謀提醒,升降電梯發生故障時,乘坐者被困轎廂內,最安全的做法是被困人員撥打救援電話後,原地等待專業救援。遇到電梯速度不正常時,應曲腿墊腳,整個背部和頭部緊貼電梯內墻,呈一條直線,以應對可能受到的衝擊。如果電梯裏有把手,要緊握把手。

  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特勤支隊參謀提醒,無論上下方向,扶梯的一側下方都應有紅色緊急停止按鈕,危險關頭可果斷將其按下。乘梯時要注意鞋、圍巾、大衣下襬、背包帶等容易絞入電梯的物品,避免連帶使人陷入危險。若有人遇險,切勿盲目開啟反向開關,企圖通過反向運作,拿出被卡的手或腳,這樣極容易造成“二次傷害”,一定要通知專業人士前來久遠或修復電動扶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