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當“資訊”沁入一座城

  • 發佈時間:2015-03-02 03:29:29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徐峻 劉樂平 劉剛 吳雅茗

  世界之所以對資訊産業高看一眼,不僅僅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大産業,還在於它在發展中不斷向各行各業進行滲透,顛覆、迭代、融合、跨界、重構、創新……對傳統製造業、服務業都産生深刻影響,並逐漸滲透至社會服務、政府管理等領域。

  當資訊經濟遇見一座城,又會發生怎樣奇妙的變化?

  杭州,一座曾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城市”的古老商業都市,而今又蝶變為中國電子商務之都、下一代網際網路示範城市、資訊消費試點城市、全國三網融合試點城市……當下,杭州舉全市之力發展“一號工程”,涌動著“資訊經濟,智慧應用”的創業創新熱潮。

  以資訊經濟之名,杭州正在上演這個時代最激動人心的故事。

  傳統製造的資訊“再造”

  浙江兆豐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生産車間裏,一條開工不久的新生産線,讓“兆豐”迅速具備了年産500萬套第三代汽車輪轂軸承單元的製造能力。而且,其他生産線要380名工人,新生産線把倉儲人員算在內還不到50人:出力的都是機器人,做一套第三代汽車輪轂軸承單元的生産節拍只要18秒,以前則起碼要10分鐘。

  18秒和10分鐘,“兆豐”董事長孔愛祥深知此中區別,“這不是時間和産能的問題,而是技術的問題,汽車輪轂軸承單元的生産節拍極限在15秒,德國人做得到。如果我們再快3秒,那就是世界一流了。”

  讓“兆豐”接近德國製造的,正是“資訊化”這雙新翅膀。孔愛祥自豪地介紹,新的生産線“零件是老外的,大腦是自己的”。他説,“工業4.0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單機智慧設備的互聯,這一點在‘兆豐’正在普及。”在孔愛祥的計劃中,最終“兆豐”要做到的是,把不同的智慧生産線互聯組成智慧車間,智慧車間互聯組成智慧工廠……“今年我們要做工廠物聯網,車間工人只要用一個PAD,就能操作、監控生産線了。”

  如“兆豐”一般,隨著資訊化、工業化深度融合的推進,杭州一大批工業企業已經走在資訊化與工業化融合的轉型路上。

  走進西子奧的斯的車間,記者發現,這裡的生産“靜悄悄”。在西子奧的斯,資訊技術的改造已經實現了産品的智慧製造。最讓人驚訝的是,通過資訊系統的設計改造,西子奧的斯實現了“協同製造”——與幾百家供應商協同、與客戶協同。如此一來,電梯的排産實現從月計劃詳細到小時計劃,每3分鐘就能發運一台電梯。 (下轉第五版)

  (緊接第一版)電梯的銷售也從原來的款到發貨轉變為現在的款到生産。西子奧的斯電梯有限公司資訊技術總監蓋利民告訴我們,把設備、生産線、工廠、供應商、産品、客戶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就可以滿足不斷變化的製造需求,這是工業4.0區別於工業3.0的重要特徵。

  一羽示風向,一草示水流。作為杭州工業支柱産業之一的裝備製造業,正在由過去依賴成本優勢的杭州製造向杭州“智造”轉變。

  再看紡織化纖業,這是杭州的傳統支柱産業,其行業産值約佔全國總産值的20%。而今,這個存在大量勞動密集環節的産業,也因為資訊化基因變得“新鮮”起來。

  盛元化纖是杭州行業規模排名前三的企業,走在企業生産車間裏,從捲繞落絲到運輸倉儲、産品檢測,再到外箱包裝,全由自動化機器人代勞,一改化纖行業依靠人力投入贏效益的傳統形象。這要歸功於盛元率先在紡絲環節中,一次性投資2.5億元,引進了德國4套高端工業自動化設備,這是中國首套應用在化纖行業的全過程智慧化自動流水線系統。公司副總經理周先何説,這套“機器換人”系統全面運作後,總體減少四成的用工量,每年節約人力成本1000多萬元。

  與車間裏的喜人變化相比,採訪中,在與多家製造企業負責人交流時,我們更是對這些外界眼中的“傳統企業家”對資訊經濟新思潮、新技術的高度認知印象深刻。他們自信地對我們表示,工業4.0的基因並非歐美企業所獨有,新一代資訊技術好比催化劑、黏合劑,可以成為浙江企業趕超國際一流的新利器,成為浙江製造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服務業遇見資訊經濟

  6年前,張旭光開始做杭州市民卡時,涉及的僅僅是小額支付和身份識別。如今,已經演變到2.0版的市民卡,讓他對未來更加充滿期待。“未來這張卡會成為O2O電商化的民生協同服務平臺,成為城市‘個人徵信’和‘低碳積分’記錄、評價和激勵的管理平臺。”這位浙大網新科技IT服務集團的高級副總裁説。

  這一演變正是服務業“資訊化”再造的一種折射。

  因為這種再造,浙大網新、道富科技、恒生電子等一批現代金融服務外包企業在杭州迅速擴張。2013年,杭州市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達35.53億美元,2007年至2013年年平均增幅達71.02%。如今,在全國21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中,杭州已處於“第一方陣”。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因為資訊經濟元素的滲入,浙大網新等企業一舉躋身高端服務外包企業之列。這些年,浙大網新已成功幫助美國道富銀行建立並壯大了其在杭州的分部。新承接的貴州銀行總金額1.28億元的新一代資訊應用系統建設項目順利完成,真正實現了全行範圍內IT系統和數據的整合與集中。

  正在發生變化的,還有傳統服務業。在杭州,傳統醫療服務業因為植入“智慧基因”,奇妙的新故事由此發生。

  落戶于杭州灣資訊港的移動醫療服務平臺掛號網,堪稱這場新變革的引領者。在過去的3年時間裏,掛號網一直致力於把醫院的數據由淺到深逐步打通。目前,掛號網已與全國23個省份、900多家重點醫院的資訊系統實現連接。不久前,掛號網剛剛獲騰訊領投的超過1億美元融資。“與醫院的資訊系統連接,就相當於在原來獨立、封閉的醫療資訊體系裏,打開了一扇窗戶。”掛號網創始人廖傑遠説,借助移動網際網路等新一代資訊技術,掛號網改變了傳統的醫療流程,方便了患者就診,減輕了醫院壓力。

  同在杭州的另一家醫療領域的創業公司丁香園,因為擁有200萬醫生用戶(中國醫生總數只有260萬),被業界稱為“中國最有價值的移動醫療企業”。

  用網際網路連接一切醫療健康資源,暢通所有健康資訊流。迎著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的風口,越來越多像廖傑遠這樣的創業者在杭州上路了。隨之改變的,不僅僅是人們的就醫習慣、醫生的診斷方式,還有整個醫療行業。採訪中,有風投界資深人士對記者預言,隨著資訊經濟的滲透,杭州下一個有望迎來爆發的産業,很可能就是健康服務業。

  杭州已經瞄準了這個極具潛力的新興産業。位於蕭山的杭州灣資訊港正在著力打造的中國智慧健康谷,將以掛號網為龍頭,串聯起全國的醫院、醫生和患者,整合醫療、保險、金融等資源,促進多方資訊共用,幫助老百姓便捷就醫,並通過網際網路形成産業鏈的聚集。目前,一批智慧健康企業已經入駐,醫療上下游産業的集聚初步形成。

  引發資本追逐的何止醫療領域。在不久前公佈的《2014杭州網際網路創業熱度報告》中,資本青睞的杭州公司以金融服務、出行服務(交通、汽車、旅遊酒店)、教育健康等服務業居多。經濟發展規律證明,當工業化步入中後期,服務業就將成為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的“主角”。而隨著新一代資訊技術的風起雲湧,這一轉變也變得更加值得期待。

  “智慧”讓生活更美好

  1月29日,南京,瑞雪紛飛,杭州市旅遊委員會攜手阿里巴巴集團向全國首次發佈聯手開發的“杭州旅遊護照”項目。今後,只要打開手機支付寶,添加“杭州旅遊護照”服務窗,首批7000余家杭州酒店、景點、餐飲店、旅遊商戶都會整合到一個小小的手機螢幕上,“一隻手機,遊遍杭州”變為現實。

  “讓人民的生活更美好”。這正是杭州發展資訊經濟的最終落腳點。2015年,杭州市委市政府第一個大會就交給了“一號工程”——“發展資訊經濟、推進智慧應用”。未來3年,杭州要推進包括智慧政務、智慧民生、智慧健康等在內的56項智慧應用。

  都市生活,出行是最基本需求。隨著日前杭州交通資訊資源雲平臺通過專家驗收,杭州人從“指尖的出行”一步跨入了“雲上的交通”。這朵巨大的“雲”,實現了交通、交警、城管、鐵路、民航等單位和公交、地鐵、水上巴士、公共自行車、計程車等五位一體公交體系相關數據的接入和整合,每天交換至該平臺的數據超過1.8億條。“這些大數據為杭州綜合交通的行業監督、公共服務、運作監測、輔助決策及應急指揮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杭州市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除了交通大數據,目前杭州全市人口、法人、空間地理、宏觀經濟四大基礎數據庫已經建成。眼下,數據容災備份中心、政務資訊交換平臺、服務資訊化統一平臺等重大資訊化基礎設施運作穩定。

  智慧應用中,推進最快的當數智慧醫療。今天,杭州市民每人手上有一張市民卡,這是全國發卡量最多、應用範圍最廣、數據共用最好的城市一卡通。尤其是“智慧醫療”應用,目前在市級醫院持卡診間付費累計已超過350萬人次,平均使用率近70%,解決了病人反覆排隊付費問題。杭州還成為了國家區域衛生資訊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試點城市。目前,衛生行政部門正與阿里巴巴、市民卡公司開展電子處方售藥平臺的實質性洽談。

  養老也因“雲服務”變得智慧起來。西湖區率先在全省試水“智慧養老雲服務平臺”,將智慧養老服務一網“打盡”。該平臺全部完成後,其中的遠端醫療服務將利用物聯網技術,通過各類感測器,使老人的日常起居生活處於遠端監護狀態。杭州市民政局建設的智慧養老雲服務平臺,也將讓老人看病、就診變得更加便利。

  “信用杭州”是最具杭州特色的智慧應用。上線僅3個多月的 “杭州市公共信用資訊平臺”,已經歸集了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海關、市編辦、公安、工商、食藥、環保、交通、消防等27個部門在履職過程中生成的6億多條資訊。

  “過去,無論是法人還是自然人,大量的信用資訊都散落在各個部門當中,且僅有少部分工作人員才能看到。”杭州市信用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資訊平臺建成後,個人及法人信用狀況變得公開透明、一目了然,而且真正“有用”了。2014年,杭州市發改委等8部門在審核財政專項扶持資金管理中查詢企業信用記錄,對有嚴重失信記錄的企業實行限制,涉及扶持資金約18億元。金融機構在審核中小微企業辦理貸款時查詢企業信用記錄,涉貸金額500多億元。

  “資訊經濟,智慧應用”,這不正是杭州人的後現代美好生活嗎?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