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熱點追蹤 > 正文

字號:  

央行部署2015年信貸重點: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 發佈時間:2015-01-16 09:04:3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總結過去,部署來年。央行近日召開2015年人民銀行貨幣信貸與金融市場工作會議,總結了2014年人民銀行系統貨幣信貸和金融市場工作,並部署2015年貨幣信貸和金融市場重點工作。

  昨日,央行發佈了2014年金融數據。到2014年底,M2餘額122.84萬億元,同比增長12.2%,較上年低了1.4個百分點,與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13%左右”的增速有一定差距。

  繼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

  央行官網昨日公佈的2015年人民銀行貨幣信貸與金融市場工作會議消息説,2015年,中國人民銀行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平穩適度增長,為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會議強調,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做好貨幣信貸和金融市場工作意義重大,貨幣信貸和金融市場系統必須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在更加重要位置。

  一是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鬆緊適度、定向調控和改革創新。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平穩適度增長,為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在區間調控的基礎上加強定向調控,促進信貸結構優化。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

  二是積極發揮信貸政策在轉方式調結構中的作用,更加注重堅持問題導向、運用金融市場工具和政策協調。要圍繞實體經濟中出現的突出問題,加強指導和調控,推動金融産品和服務創新,加強信貸政策與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監管政策和産業政策的協調配合,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品質和效益。

  三是做好金融市場工作,更加注重服務實體經濟、提升市場功能和依法行政。要進一步堅持發展、主動作為,突出創新驅動、強化風險防控,加快市場化改革,推動建立更加高效、公平、規範的金融市場,有效滿足實體經濟投融資需求。

  三大原因拉低M2增速

  在分析2014年金融數據時,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認為,M2的增速比較低主要有三大原因:

  首先,去年全年外匯佔款新增6411億元,同比少增2.12萬億元,為近十年的次新低。2014年5月以來,外匯佔款下降尤為明顯,5至12月外匯佔款凈減少2314億元,較前4個月減少約1.1萬億元。外匯佔款的大量減少改變了以往央行通過回收外匯流動性投放基礎貨幣的方式,對貨幣增長産生較大的下行壓力,這也是2014年M2增速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同業業務監管加強導致了貨幣派生能力的減弱。去年實體經濟以委託貸款、信託貸款和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方式合計融資2.90萬億元,同比少2.27萬億元。

  第三,存款偏離度新規實施後,商業銀行季末存款衝時點的動力減弱,導致12月末的存款增長不及往年。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拉低了M2的增速。

  從過去十年的M2與GDP和CPI的經驗數據來看,M2增速一般來説高出經濟增長率與通脹水準之和2到3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本月9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CPI同比增長2%,而全年經濟增長率目前市場普遍預計在7.3%到7.4%。因此,2014年全年M2增速高出GDP與CPI之和約在2.7到2.8個百分點。盛松成認為,這説明M2增速與經濟增長和物價漲幅預期目標是基本匹配的。

  他同時表示,“經濟增速下行後,我們不能再希冀M2維持在高速增長的水準。目前M2餘額超過120萬億,M2每提高1個百分點需要投放超過1.2萬億的貨幣,而10年前僅需2000億左右,5年前僅需6000億左右。既然貨幣供應基數提高了,我們不能再要求保持以前那麼高的貨幣增速了。”

  更進一步看,盛松成還認為,M2增速較往年下降是經濟結構調整、銀行表外融資收縮、産能過剩部門擴張放緩以及同業監管加強在貨幣運作上的反映。這也是金融適應經濟運作而出現的“新常態”。

  央行在去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出,不能將M2增速回落簡單視為經濟下行的表現。在金融發展和金融創新加快的大背景下,應當更多地從市場利率的角度觀察和評估貨幣金融條件。

  未來重點:有效降低融資成本

  2014年,同業拆借和債券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均為3.0%,其中,同業拆借平均利率較上年回落51BP,債券回購平均利率較上年回落57BP。

  去年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6973億元,低於此前市場預期的1萬億左右。中金公司債券研究團隊認為,這主要是12月份前20天信貸投放較猛,而且主要投向了地方政府,監管當局在後10天要求壓縮信貸額度。去年12月表內票據減少了1400億,除了受資金面影響,還與壓縮額度有關。

  去年12月份企業中長期貸款新增5289億元,創2010年以來的單月新高。貸款低於預期的同時,1.69萬億的新增社會融資規模卻環比大幅多增5437億元,其主因是信託、委託貸款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三項表外融資合計新增9860億元。

  民生證券宏觀團隊認為,主因在地方政府存量債務上報截止日前,銀行搶著搭上地方融資平臺項目的“末班車”,畢竟目前看來這還是低風險和高收益的一塊資産,但這種異常高增長不具備可持續性。

  央行調查統計司已開發了標準化存貸款綜合抽樣統計系統,每月抽取近300家法人金融機構的3000多家支行的近1億筆左右的存貸款資訊。數據顯示,2014年底企業貸款利率比年初下降5個基點,比三季度末下降14個基點。盛松成的判斷是,社會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中金公司宏觀研究團隊認為,反映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票據直貼利率今年1月以來月息仍在0.4%上方,未見明顯下行,考慮通縮風險上升,實際利率升幅更高。未來貨幣政策的重點仍是有效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