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慘澹卻連續漲停 不敗神話考驗2015新股發行
- 發佈時間:2015-01-08 15:55:57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曹慧敏
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上市的120多只新股僅有四隻股票首日漲幅沒有超過43%。與新股上市之後普遍連續漲停形成對比的是其慘澹的經營業績。
近日,證監會下發了萬達院線、晨光文具等20家企業IPO批文,相比IPO“開閘”的去年共發行125隻新股的節奏明顯“提速”,註冊制改革措施也加緊推進,讓市場各方充滿期待:新股爆炒、IPO堰塞湖、“新股不敗”的神話現象能否就此終結?
從一波三折到平穩過渡,IPO穩步邁向註冊制
2014年1月8日,我武生物和新寶股份開始網上申購,標誌著暫停一年半的IPO再度重啟。
2014年,IPO在長時間暫停後重啟,一年間共有120多家登陸A股市場,與此同時註冊制改革也在不斷推進。但由於炒新等頑疾困擾,此次重啟後的新股發行也充滿了波折。
隨著《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發佈,重申“以資訊披露為中心”,構建事中事後問責體系,加強違規處罰力度,重視“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更是令市場人士認為A股“後核準時代”即將向註冊制過渡。
然而,此次IPO重啟後的道路卻一波三折。首批新股由於存在“老股過度減持套現”“網下配售利益輸送”等引起市場詬病,奧賽康等四家新股被叫停。在近四個月後,監管層進行政策微調,進入下半年後,IPO節奏逐漸平穩,上市企業數量不斷增加,開始步入常規化軌道。
投中研究院近日發佈的報告統計,截至去年12月31日,A股市場共125家企業上市,募集金額786.56億元,平均募集金額6.29億元。
業內機構表示,2014年新股發行改革一波三折,折射出市場化改革之路囿于現實條件的薄弱,“總量控制”等措施也留有明顯的行政化印跡,但註冊制改革方向卻是明確的。
“如果要實施真正的註冊制,IPO定價需市場化、IPO節奏也需市場化,新股發行數量也應該由市場自己決定。”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
“新三高”問題困擾,改革遭遇“新股不敗”
高發行價、高發行市盈率和高超募資金“三高”問題,曾是困擾我國資本市場新股發行的頑疾。綜觀IPO開閘一年來的市場表現,前述“舊三高”問題逐漸逝去,但“新股不敗”的神話繼續上演,高股價、高漲幅、高換手率“新三高”問題依然困擾IPO改革。
數據顯示,2014年IPO平均發行市盈率為23.7倍,人為壓低的發行市盈率使得絕大多數新股上市當天多數觸及漲停。
“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不徹底性是新股爆炒的主要源頭。”財經評論員郭施亮認為。比如今年頒布的發行監管紅線規定,新股發行市盈率不得高於行業的平均市盈率水準。
既然不允許新股發行市盈率觸及紅線,以遊資為主導的資金就借助新股上市後的漲幅限制進行瘋狂炒作,多數新股以連續性的“一字”漲停板的“任性”姿態出現,蘭石重裝、中科曙光等股票,更是在上市首日後分別連續出現23、21個漲停板。
與新股上市之後普遍連續漲停形成對比的是其慘澹的經營業績,看似業績光鮮亮麗的新股上市後紛紛“變臉”。以去年首季48隻新股為例,近8成新股半年報業績下滑或負增長。
“隨著註冊制改革的推進,市場上針對性的配置資金攤薄到單家企業勢必減少,或將解決目前新股發行供求關係嚴重失衡以及‘一簽難求’、炒新浪潮嚴重等問題。”廣證恒生策略分析師張廣文表示。
發行提速風格轉變,2015新股發行何去何從?
市場機構的預測,2015年將是向註冊制過渡的關鍵一年,既要對IPO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整,又要為進一步深化改革而加快法規和制度建設的步伐。隨著註冊制改革、創業板擴容等推進,2015年A股發行節奏將大為提升。
根據證監會發佈的最新數據,截至2014年12月25日,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654家,其中,已過會38家,未過會616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591家,中止審查企業25家。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認為,註冊制改革的推進將使資本市場市場化程度提高,新股定價、發行等都將由市場決定,預計今年新股發行密度將大大增加,IPO市場堰塞湖現象將有望“疏通”。
伴隨著註冊制改革的推進,投資者投資理念也將發生轉變,“炒新、炒小、炒差”的操作風格將得到轉變,價值投資將逐步回歸市場。
事實上,去年以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盤股明顯跑輸大盤。創業板指在最近創出1674點新高後暴跌近5%,明顯股紛紛跳水,而大盤藍籌股卻繼續走高。“目前可以初步判斷市場風格轉換已經確立,今年隨著註冊制改革的逐步推進,創業板高估值泡沫將進一步遭到擠壓。”首創證券研發部經理王劍輝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