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熱點追蹤 > 正文

字號:  

中國經濟下滑或令大宗商品下跌10%

  • 發佈時間:2015-01-06 10:3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如果説2014年于大宗商品而言是"可怕的一年",恐怕未來12個月也不樂觀。

  從工業金屬到軟大宗商品,再到原油,大宗商品在2014年幾乎全面重挫,需求增長疲弱而供應過度增長成為各類商品共同的主題。

  2014年,追蹤22種商品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數累計下挫16%,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年度跌幅。

  每日電訊報》表示,儘管工業增長的基礎資源價格走低應該會幫助更廣泛地刺激全球經濟增長,最終支撐起長期需求。然而,等待新的上升週期的形成可能還要數年。在此之前,大宗商品價格可能會繼續承壓,因為定價主要仍有消費者而非生産者主導。

  在所有的困擾因素中,最令人擔憂的莫過於中國經濟的健康狀況。該大宗商品最大消費國帶來的擔憂仍在繼續。1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12月官方製造業PMI降至50.1,創18個月新低。去年中國經濟增速或降至1990年以來的最低水準,這對於大宗商品整體而言是一個轉捩點。

  當初正是因為中國對大宗商品尤其是鐵礦石、煤和銅的巨大需求才催生了所謂的"大宗商品超級週期"。

  如今,鐵礦石和煤可能也是受中國經濟放緩影響最大的大宗商品。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出口至青島港、62%品位的鐵礦石于12月23日跌至66.84美元/噸,創2009年6月以來最低水準,2014年跌幅高達47%。

  據《每日電訊報》,由於必和必拓和力拓等礦業巨頭繼續增産,截至2017年末,鐵礦石過剩供應將達到三億噸。澳大利亞工業部12月下旬大幅削減明年鐵礦石價格預期多達33%,至63美元/噸。

  2014年,IHS材料價格指數下跌了20%。IHS首席經濟學家NarimanBehravesh預計,儘管中國政府通過大規模刺激計劃來重振經濟增長的可能性在增加,但是今年大宗商品價格平均還會再跌10%。

  Behravesh表示:

  全球需求增長疲弱而供應增長強勁,是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原因,但中國仍是需求端的關鍵因素。中國經濟增長的任何走軟都可能意味著大宗商品價格的新一輪下跌。不幸的是,如果中國政府選擇通過鼓勵投資以增加産能來提振整體經濟增長,可能會加劇鋼鐵和化工等行業供應過剩的局面。

  儘管仍然有各種各樣的理由去做空大宗商品,其中也不乏表現較好的品種。

  麥格理全球商品研究部門主管 Colin Hamilton 表示:

  鎳仍然是開採少於每日消費的一種大宗商品。當然,鎳庫存比較高,但是眾所週知,LME倉儲系統規則意味著並不是市場有需求時庫存就能去滿足的。鎳的風險回報前景仍然十分積極,尤其是從當前的價格水準來看。

  總的來説,基本金屬要比貴金屬好。因為缺少資本開支意味著從現在開始新增開採項目不會太充足,而市場(供應)基本面已經開始趨緊。

  不過,《每日電訊報》表示,經歷了2014年的重創以後,投資者在雙倍下注之前應該保持謹慎和耐心,看中國經濟復蘇表現如何。(來源:華爾街見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