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熱點追蹤 > 正文

字號:  

石油暴利稅起徵點提高背後:油企成本上升撐不住

  • 發佈時間:2014-12-29 00: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在低油價重壓下業績受損的國內石油企業,在新年來臨之前迎來了好消息。

  據財政部網站12月27日消息,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決定從2015年1月1日起,將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徵點從55美元/桶提高至65美元/桶,仍實行5級超額累進從價定率計徵。

  這意味著,如果按照最近國際油價保持在不到60美元/桶的水準看,石油企業已經可以不用再交石油特別收益金,只有國際油價重新漲至65美元上方才會上繳特別收益金,這對於石油企業可謂是巨大的利好,不但可以卸下了稅負重擔,更打開了盈利空間。

  業內人士認為,起徵點從55美元/桶上調到65美元/桶,主要是國內石油企業近年來的成本不斷提高所致,不過,其與成品油消費稅的提高相繼推出,也是當前國家平衡財政收入的手段。

  時隔三年石油暴利稅起徵點再次提高

  所謂石油特別收益金,就是俗稱的“石油暴利稅”,指的是國家對石油開採企業銷售國産原油超過一定水準所獲得的超額收入徵收的收益金,針對國內的石油上游開採企業徵收,實行5級超額累進從價定率計徵,按月計算、按季繳納。

  2006年3月25日,財政部發佈關於印發《石油特別收益金徵收管理辦法》的通知,石油特別收益金就此誕生,並於2006年3月26日起執行,目的是對石油開採行業的高額利潤予以控制。

  2006年石油特別收益金最初的起徵點為40美元/桶(2006年WTI原油均價為66.2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均價66.1美元/桶),以5美元為一檔,共分5級,徵收比率從20%遞增到40%。油價越高,徵收比率也就越大。

  起徵點此前唯一的一次調整是在2011年11月1日,當時起徵點提高至55美元/桶(2011年WTI原油均價為95.1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均價110.9美元/桶)。

  此番起徵點再度提高,適逢國際油價斷崖式暴跌,石油上游開採企業叫苦不迭之際。截至26日收盤,WTI原油報54.73元/桶,布倫特原油報59.45元/桶。受此傳導,國內成品油價于26日24時迎來“十一連跌”。

  財政部下發的的通知中明確表示,從2015年1月1日起,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徵點提高至65美元/桶。起徵點提高後,石油特別收益金徵收仍實行5級超額累進從價定率計徵。原油價格每桶65-70(含)美元時,石油特別收益金徵收比例為20%;70-75美元每桶時,徵收比例為25%;其後每上升5美元,徵收比例相應提高5個百分點,當原油價格升至每桶85美元後,徵收比例固定為40%。

   調整背後:石油企業成本上升 撐不住了

  雖然此次調整是在國際油價大跌的背景下,但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起徵點調整背後的原因並不是油價的漲跌,而是國內石油企業上游開採的成本不斷提高。

  據了解,國內石油成本並無統一的價格,但是當前平均成本已達每桶55美元左右,這其中除了直接開採成本外,還包括勘探成本、稅收和銷售成本等方面。

  據統計,2009-2013年,中石油、中海油和中石化累計繳納石油特別收益金分別為3264.95億元、1057.59億元和1193.65億元,在“三桶油”所繳納的稅費中分別佔31.1%、33.8%和13.9%。

  2014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在營業稅金及其附加中列明石油特別收益金,分別為124.48億元、359.76億元。同期,中國海油費用科目中,石油特別收益金為119.71億元。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林伯強介紹,近年來國內石油企業的開採原油是越挖越少,越挖成本越高,尤其是“三桶油”在海外收購的資源,都是在國際石油價格處於高點時進入的,成本也在逐年增加。但是另一方面,國內石油巨頭往年業績好的時候,政府並沒有直接調高起徵點,其實去年是個很好的機會,但是沒有調整,當前再調的話有其合理性,只不過當前調整很容易讓外界跟油價變動聯繫起來。

  早在2013年初,中國石油(601857)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就曾向主管部門建議差別化徵收石油特別收益金,並建議把石油暴利稅起徵點從55美元/桶上調至70美元/桶,給出的正是成本一説。但最終,在輿論壓力之下,這番遊説未能成功。

  有媒體當時算了一筆賬,若這一建議實現,“兩桶油”(中石油、中石化)有望減負405億元。

  當前,國際油價腰斬式暴跌,石油上游開採企業苦不堪言。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徵點在這一時間節點從55美元/桶上調至65美元/桶,將有效減輕油企成本壓力。

  聯繫到此前成品油價兩次下調時,消費稅隨之上調,中宇資訊分析師張永浩認為,這也是國家財政的平衡手段。“原油下跌的影響會在特別收益金環節快速顯現,石油開採企業繳納的石油特別收益金數額料將大舉減少,在此階段國家大幅上提燃油消費稅稅率,以此對衝調節財政收入。”

  利好“三桶油” 鼓勵國內石油開採

  對於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徵點提高對石油企業的影響,中宇資訊分析師張永浩指出,“特別收益金起徵點上調短期內並不會讓具備石油開採銷售權的企業迅速獲得實質利好。”他説,目前兩桶油原油平均價格相較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低7%至10%,已在55美元/桶以下,這意味著其目前已經不必再繳納特別收益金。“但是長期來看石油作為不可再生資源,其價格軌跡將重回上行趨勢,屆時對於‘三桶油’等企業來講,本次調整就是實打實的利好。”

  中信證券今年10月的一份研報認為,若特別收益金起徵點提高5美元/桶,其他條件不變,或對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洋石油2013年的每股收益分別提升0.05元、0.03元、0.06元。

  《證券時報》報道稱,中石化集團新聞發言人呂大鵬表示,目前國內開採石油成本高企,該政策的出臺有利於鼓勵國內石油開採。一不願具名的石油行業分析人士也指出,國內部分油田由於虧損,産量一直在收縮,在目前油價基礎上,本次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徵點上調短期不會對油企業績有影響,更多是出於保證國內石油開採穩産和增産的目的。

  不過,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徵點上調,油企盈利空間擴大,但這並不意味著,隨之降低的成本會順延至終端成品油價。以上次調整起徵點為例,2011年11月第一次提高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徵點後,三大油企並沒有相應降低成品油銷售價格。(騰訊財經綜合)

   石油特別收益金徵收始末

  2005年5月26日,中國石化工業協會副會長潘德潤26日在“中國能源戰略高層論壇”上透露,國家稅務總局正在進行可行性調研,中國擬徵收資源暴利稅。

  2005年5月28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倪紅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稅務部門已經將資源暴利稅提上議事日程。

  2005年11月14日,國家財政部副部長樓繼偉在一次會議上指出,2006年起國家將考慮向石油公司開徵“利潤稅”或“暴利稅 ”。

  2005年11月26日,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樓繼偉表示,2006年起國家將考慮向石油公司開徵“特別收益金”,以考慮石油資源的長期可持續成本。

  2006年3月25日,財政部發佈關於印發《石油特別收益金徵收管理辦法》的通知,並指出本辦法自2006年3月26日起執行,起徵點為40美元/桶。

  2011年12月29日,財政部發佈《關於提高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徵點的通知》,指出起徵點提高至55美元,該調整從2011年11月1日起執行。起徵點提高後,石油特別收益金徵收仍實行5級超額累進從價定率計徵,按月計算、按季繳納。

  2012年3月28日,財政部發佈《關於調整石油特別收益金徵收方式的通知》,規定從申報繳納2012年石油特別收益金開始,將徵收方式由原“按月計算、按季繳納”調整為“按月計算、按季申報,按月繳納”。

  2014年12月25日,財政部發佈《關於提高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徵點的通知》,決定從2015年1月1日起,將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徵點提高至65美元/桶,仍實行從價定率計徵方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