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熱點追蹤 > 正文

字號:  

央行:年內啟動FT賬戶外幣業務

  • 發佈時間:2014-09-29 09:30:3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上海自貿區掛牌即將滿一週年,金融改革是重頭戲。對此,央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張新28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通過實施自由貿易賬戶等制度創新,一年來自貿區內沒有出現區域性或系統性的風險。下一步自貿區金改的步伐會快一些,內容也會更充實一些,力爭年內啟動自貿賬戶外幣業務。

  根據國務院的總體方案,“一行三會”先後出臺了支援自貿區建設的51條指導意見和9項實施細則,形成了自貿區的金融政策框架。到今年8月底,自貿區已擁有持牌金融機構87家(掛牌前為10家),類金融機構453家。

  張新表示,對於自貿區內的金融改革,社會各方“期望值很高”,但“容錯率很低”。面對這種形勢,央行在自貿區內重點建設自由貿易賬戶體系這一管理載體。通過自貿賬戶,央行建立了風險防控的電子圍網,有能力對跨境資金流動實施24小時的實時監控,這為金融改革打下了基礎。

  今年6月,自由貿易賬戶正式落地。為了穩重起見,自貿賬戶先從本幣業務開始。截至今年9月下旬,自貿區新增跨境人民幣結算量1938億元,佔上海市總量的16.6%。

  “遵循先本幣後外幣的原則,監管部門目前正對本幣業務進行評估。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力爭年內啟動外幣業務,最終實現本外幣一體化的自貿賬戶體系。”張新説。

  除了拓展外幣業務,張新還透露,央行已做好以自貿賬戶為依託,啟動區內個人對外投資的籌備工作。“初步的設想是,在自貿區內就業一年以上的境內個人,有合法納稅、社保記錄的,可以用合法收入投資境外市場。同時,境外個人也可以利用自貿賬戶,進入上海的證券、期貨市場。”

  談到自貿區金融創新的複製推廣,張新認為當前的重點是把自貿區金改向縱深推進,而不是過早在全國推廣。因為金融改革的複製推廣和貿易、投資不一樣,對風險管理能力的要求比較高。但他同時認為,自貿區金改的很多經驗是值得區外參考和借鑒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