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熱點追蹤 > 正文

字號:  

北京72座報刊亭遭強拆 部分攤主稱未經協商

  • 發佈時間:2014-08-11 06:11: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孔彬彬

  近日,整治報刊亭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據了解,北京目前已有72座報刊亭被強制拆除。中午口頭通知,深夜就來人拆除,沒有給亭主出示任何文件依據,也沒有説明緣由。如今,實施強拆的負責單位尚未找到,損失由亭主自行承擔。一夜之間,報刊亭主變成了無業人員。北京市報刊零售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最主要的是找到責任單位,“誰拆的,就應該由誰陪,承擔相應經濟損失。”

  “中午通知,夜裏就來人拆除。亭主如果敢反抗,就被拘留了。”王先生回憶起7月31日發生的事情,仍心有餘悸。王先生原來的報刊亭位於永安裏秀水市場南口北側。當天中午,城管隊員到報刊亭口頭告知:夜裏12點將拆除報刊亭,但是沒有出示任何文件,也沒有説明緣由。當天晚上,有人在報刊亭外拉起警戒線,有人將報刊、雜誌等物品清理到亭外,隨後吊車直接把報刊亭吊到運輸車上拖走。

  王先生説,他所在的報刊亭挂著經營許可證,屬於合法經營,他在這家報刊亭工作了近14年。經營許可證的有效期一直到2024年底。但是這張經營許可證現在已經沒有了,“原本是挂在亭子裏的,亭子被強拆了,許可證也一起被吊走了。”直到現在,沒有人提出補償,損失由亭主承擔。

  北青報記者又找到了另一位遭遇強拆的報刊亭主孔先生,他現在和幾位同樣命運的亭主每天跑郵局、城管等相關部門,但是他們沒有看到任何文件依據。

  北京市報刊零售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最主要的是找到責任單位,目前郵政管理系統正在核查資産、計算損失,想辦法解決報刊亭經營人面臨的問題。

  背景

  北京報刊亭最多曾達2500個

  1999年以前,本市有1000多個散報攤。到了1999年,北京市政府開展了“為老百姓辦實事”項目,報刊亭建設也列入其中。據北京市報刊零售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奧運會期間本市報刊亭數量達到高峰,總共約有2500個,現在估計只有2000多個。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的情況是,此輪已經被強制拆除的72座報刊亭,均位於朝陽區的繁華地段,主要集中在長安街、二環至三環之間、朝陽區與東城區交界處,大多是1999年首批建設的老報刊亭,經營者多為老賣報人。這些報刊亭從口頭告知到被強拆,經營人從未拿到書面通知、沒見到相關文件。本組文/本報見習記者 王斌 王曉芳

  新聞記憶體

  整治報刊亭不能光靠力氣大

  強拆報刊亭合適嗎?顯然欠妥。對一座城市而言,報刊亭既是文化地標,也是文明介面,甚至成為城市記憶的組成部分。從市民角度看,報刊亭既解決了一部分人就業,滿足了很多人的閱讀需求,還可以承擔義務指路、便利飲食、街頭監控等角色。作為體現城市親和力與人文精神的重要指標,作為城市公共建設與便民服務的一部分,報刊亭顯然不是可有可無的。

  應該承認,現在一些報刊亭確實存在違章佔道、超範圍經營等問題,給城市管理帶來難題。但報刊亭一頭連著城市功能和文化需要,一頭連著市民需要和業主利益,相關部門在整治前宜謹慎三思,週全行事。尤其是不能把報刊亭統統等同於破壞市容秩序的遊攤遊販,即便是依法依規整治,也應加強規範執法,有什麼問題就處理什麼問題,而不能光靠力氣大,以拆代管、因噎廢食。畢竟,城市整潔不等於街頭“一無所有”,不能靠“一刀切”式的粗暴模式,精細化管理才是正道。

  ——摘自8月8日《北京日報》原標題:北京72家合法報刊亭遭強拆 攤主無處索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