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一季度經濟溫和復蘇成定局 總理強調就業穩金融穩

  • 發佈時間:2016-04-13 07:30:12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從目前經濟溫和換擋的趨勢看,2016年經濟增速在6.5%以上應該説問題不大。他還表示,無論從當前的經濟增速看,還是從經濟增長的動能轉換看,都沒必要對中國經濟過度擔憂,而應該充滿信心。]

  本週開始,3月份和一季度的宏觀經濟數據陸續披露。這不僅成為影響資本市場的重要因素,也被市場人士看作判斷下一步中國經濟走勢的重要參考拐點。

  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部分省(市)政府主要負責人經濟形勢座談會。他在會上強調,今年中國經濟開局良好,一些主要經濟指標都好于預期,穩中向好因素增多。但基礎還不夠牢固,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從目前已經出爐的數據和高層講話來看,一季度經濟回暖已成定局,但“開門紅”能否持續還面臨更多挑戰。此外,國內外機構紛紛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市場信心明顯增強。

  對於下一步的經濟政策走向,多名官方人士近日接受採訪時均強調“穩”。一名中層官員告訴記者,一季度經濟回暖説明目前的政策方向是對的,短期內不會發生重大轉向,而是更多去促進落地,夯實基礎。

  溫和復蘇成定局

  本週將是世界目光聚焦中國的一週。本週一,3月份CPI、PPI已經公佈;今天,3月的貿易差額、M1M2、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新增人民幣貸款增速披露;週四,3月社會用電量增速出爐;週五,3月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工業增加值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公佈,此外,一季度的GDP也在同日亮相。

  去年中國經濟的回落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在當前內外經濟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如何走成為市場最關注的話題。

  在前述會議上,李克強對一季度的經濟情況提前做了“劇透”。李克強説,今年我國經濟平穩開局,一些主要經濟指標都出現積極向好變化:就業保持平穩,固定資産投資出現反彈,製造業PMI躍上榮枯線,日均發電量、用電量、貨運量均出現環比增長,消費、企業效益等指標增速同樣超出預期。

  市場方面,多家機構預測一季度GDP較去年四季度小幅下跌,但強調復蘇態勢明顯。本報記者統計多家機構預測報告發現,機構GDP預測值主要分佈在6.5%~6.8%。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發佈《2016年二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認為,2016年一季度,中國經濟處於“多空博弈”關鍵階段,受外需疲弱、去産能、消費放緩等因素影響,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同時投資回升、PPI降幅收窄等因素將有助於經濟企穩。預測一季度GDP增長6.6%左右。

  儘管回暖明顯,但實際復蘇根基依舊顯示出疲態。“總體來看,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開局良好,經濟運作穩中向好因素增多,但下行壓力仍然較大。”李克強説,一方面,當前國際環境中新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還在增加,國內實體經濟發展仍面臨多重困難,一些領域風險不容忽視;另一方面,各地區、各行業走勢分化現象仍在持續。

  “從行業看,新興行業保持旺盛發展勢頭,但傳統行業面臨困難較多;從區域看,各地區分化越來越明顯。”總理説。

  對於未來的工作部署,李克強在會上強調:“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同時要直面挑戰、頂住壓力、夯實基礎,擴大積極因素,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近日撰文表示,從目前經濟溫和換擋的趨勢看,2016年經濟增速在6.5%以上問題不大。無論從當前的經濟增速,還是從經濟增長的動能轉換看,都沒必要對中國經濟過度擔憂,而應充滿信心。

  政策三點著力

  對於經濟回暖的主要動力,採訪的大多數人士均認為是政策紅利的顯現,認為未來一段時間需要政策持續加碼,才能激活市場本身的內生動力。

  而從中央和部門的部署來看,政策加強趨勢明顯。在11日的會議上,為了進一步擴大積極因素,李克強提出了“持續推進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路徑。具體來看,總理特別強調了繼續簡政、推進減稅、激勵創新三個方面。

  在談到5月1日即將全面推行的營改增時總理説,營改增這一仗一定要打贏,中央讓利5000多億元,這一“政策紅包”一定要直接發到企業手中。

  李克強特別指出,只要就業穩、金融穩,經濟的支柱就能穩固,就能確保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從全國來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現在每天新增市場主體4萬戶,這對‘保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相關部委中層幹部接受本報採訪時也表示,現在的政策儲備已經足夠,在態勢良好的情況下不會輕易轉向,更多的是要為市場創造空間和機會,發揮好市場自身的決定性作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