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豬肉價格淡季不淡:上漲勢頭明顯 直逼歷史高點

  • 發佈時間:2016-03-21 00:29:24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3月本是傳統的豬肉消費淡季,但近期豬肉價格上漲勢頭明顯,直逼歷史高點。國家發改委19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9日,全國豬糧比價為9.13﹕1,已進入黃色預警區域。

  經歷了“史上最長虧損豬週期”後,去年以來,我國生豬價格進入新一輪上升通道。近期各地豬價逆勢上漲,並直逼2011年創下的每公斤19.6元的歷史高點。

  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介紹,去年7月,豬價突破每公斤16元時,生豬養殖行業迎來盈利每頭300元以上的時期;9月之後,豬價雖然小幅回落,但始終保持在每公斤16元以上,養殖盈利一直穩定在每頭300元至500元,並持續至年底。

  “一般情況下,每年春節過後都是傳統的豬肉消費淡季,但今年情況卻反常,年後生豬價格在高位企穩的基礎上,再次進入上升通道,並直逼歷史高點。”馮永輝説。

  生豬價格緣何淡季不淡,並且直逼歷史高點?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主要是由於前兩三年生豬養殖行業持續低迷,加上各地不斷提高環保門檻,劃定“禁養區”和“限養區”,許多養殖戶尤其是散養戶在市場和環保的雙重壓力下退出市場,致使今年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量下降,“去産能”成效初現。

  據統計,去年全國約有500萬養殖戶退出市場。農業部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3760萬頭,環比下降0.6%,同比下降8.5%,生豬存欄量為36671萬頭,環比下降1.8%,同比下降5.9%。

  國家發改委表示,從生豬生産週期看,近期生豬價格居於高位,帶有恢復性和補償性,是過去三年生豬價格偏低引發産能適應性調整的結果,有利於提高養殖戶經濟效益,調動養殖戶積極性,促進生豬生産發展,保障市場豬肉供應。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能繁母豬及生豬存量持續下降,意味著生豬供給偏緊局面在短期內仍難以改變,其高價位和高利潤很可能將一直延續到今年年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