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中財辦副主任韓俊:決不能城市繁榮農村凋敝

  • 發佈時間:2016-02-14 08:18:22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韓 俊  責任編輯:王斌

  謀劃好農業現代化大棋局(大家手筆)

  韓 俊

  實現農業現代化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十三五”時期,在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國內外農産品價格倒挂、資源環境壓力持續加大的多重擠壓下,必須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産品供給體系的品質和效率,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走産出高效、産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始終掌握糧食安全的主動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消費國,每年糧食消費量約為世界糧食貿易量的兩倍。如果糧食進口過多,不僅國際市場難以承受,也會給低收入國家的糧食安全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必須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大規模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農田水利建設,不斷提升糧食産能,提升統籌利用國際農業資源和市場的能力,加快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以提升農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為核心,推動農業轉型升級。要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推進農業産業鏈和價值鏈建設,增強小農戶融入農業産業鏈和價值鏈的能力。堅持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使其成為建設現代農業的骨幹力量。讓農民唱主角,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發揮其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引領作用。

  更加注重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增長要從過度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加依靠科技創新轉變,農業資源利用要從過度粗放開發向節約集約利用與保護修復並重轉變。應按照增産增效並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産生態協調的原則,選擇合適的農業技術路線,大力提高農業機械化、良種化、水利化、資訊化水準,提高土地産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産率。以解決地少水缺的資源環境約束問題為導向,推廣科學的農業種植方式,大力發展迴圈農業、生態農業、節約型農業。

  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現代化既需要農業技術、設備等物質要素現代化,又需要農民素質、能力現代化。必須大力發展農業職業教育,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訓行動,健全職業農民培訓制度,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職業農民培養成建設現代農業的主導力量。

  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基本制度現代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要繼續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強化農民土地權益保護,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堅決破除一切束縛農民手腳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視,真正使市場在農業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與保護農民利益並重,改革完善農産品市場調控制度。堅持把“三農”作為公共財政支出重點。加快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金融組織。

  突破就農業論農業的局限,統籌考慮和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決不能一頭是發達的工業和繁榮的城市,另一頭是凋敝的農業和荒蕪的農村。必須突破就農業論農業的局限,既引導農民積極參與現代農業建設,又作出合理制度安排,讓農民更多分享農業現代化成果。要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堅持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減弱、推進農村全面小康建設不鬆勁,儘快補齊農村這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

  (作者為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來源:人民日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