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部長:將健全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
- 發佈時間:2016-01-08 15:18:35 來源:中國勞動保障報 責任編輯:李春暉
原標題:人社部部長:將健全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
日曆翻回到2011年。
“要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係,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鶯飛草長的三月,“十二五”規劃傳遞來春的訊息。
這是錚錚誓言,更是千鈞重任。
5年來,以縮小工資收入差距為目標,我國更加注重健全分配機制。地區和行業工資差距擴大的趨勢得到扭轉,職工工資穩步提高,收入分配秩序逐步規範……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回首5年,仍能聽到迅疾而鏗鏘的足音。
動“奶酪”突破利益藩籬
2014年11月5日,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的意見》,全面部署國企特別是央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
這項動“奶酪”的改革,考驗的是改革的決心和勇氣。
改革的總體思路是,建立符合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特點的薪酬制度,逐步規範企業收入分配秩序,實現薪酬水準適當、結構合理、管理規範、監督有效,對不合理的偏高、過高收入進行調整。
如何突破舊有利益格局的藩籬?改革遵循了4個原則。一是堅持國有企業完善現有企業制度的方向,健全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分配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將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強化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的責任,增強企業發展活力。
二是堅持分類分級管理,建立與中央企業負責人選任方式相匹配、與企業功能性質相適應的差異化薪酬分配辦法,嚴格規範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分配,中央企業市場化選聘的職業經理人實行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
三是堅持統籌兼顧,形成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與企業職工之間的合理工資收入分配關係,合理調節不同行業企業負責人之間的薪酬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四是堅持政府監管與企業自律相結合,完善中央企業薪酬管理體質機制,規範收入分配秩序。
航向已經指明,亟需落到實處。
印發《意見》的第二天,國務院深化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即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國務委員王勇作重要講話,對貫徹落實《意見》進行了全面部署。
會議召開後,改革領導小組加強了對全國改革工作的統籌協調和指導調度,制定了深化改革工作的具體安排,先後印發《關於做好地方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關於做好中央部門管理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有關工作的通知》,分別召開中央部門和部分地區薪酬制度改革工作座談會進一步研究部署改革工作。
中央加強對《意見》的正面宣傳解讀,對各地區、各部門的落實情況及時開展調研督導,重點檢查“不層層降薪”等政策落實情況。
面對重任,各地高度重視,積極落實。各地普遍採取多種形式學習宣傳中央的改革精神,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結合各自實際,認真制定改革方案。
動真格的改革贏得普遍的讚譽。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認為,央企高管限薪有利於消除兩極分化,調動更多人的積極性。
改革也獲得利益受損方的理解。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前董事長傅成玉在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指出,從個人角度看,降薪並非好事,站在一個國家的角度看,這件事情是應該做的。
“我國追求共同富裕,人民群眾、廣大職工是國家、企業的主人翁,如果一個國家收入差距過大,社會怎能夠和諧穩定地往前發展?”傅成玉表示,要讓更多的人在改革發展中受益。
目前,深化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進展順利,改革實施總體平穩,中央和地方已經基本完成改革方案的制定工作並進入實施階段。
織密網保障低收入勞動者
56歲的高先富在深圳一家機械製造公司做搬運工,他佝僂著背,不時捶捶腰。他説:“我沒有技術,只能做重體力活。現在每月拿2030元錢。”
高先富對於現狀很知足。雖然公司是按照最低工資標準給的薪酬,但和在湖北鄉下種地相比,收入還是高得多。“我沒有文化,沒法和廠裏討價還價。這個最低工資標準相當於政府幫我們協商的結果了。”
最低工資制度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保障勞動者特別是低收入勞動者勞動報酬權益的基礎性制度安排。中央黨校法學教授傅思明認為,如果沒有最低工資標準的保護,在資本逐利性的推動下,大部分普通勞動者的工資將處於低水準,不可避免地受到強勢資本的壓榨。
最低工資制度有利於勞資雙方。傅思明評述道,政府的合理干預不是對勞動者和企業權利的侵犯,恰恰是對雙方的自由進行合理調配,從而達到雙贏局面。
近年來,人社部指導各地按照《最低工資規定》每兩年至少調整一次的要求,充分考慮本地經濟發展水準、職工平均工資、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就業狀況等因素,穩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2011年至2015年,全國分別有25個、25個、27個、19個、27個地區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已經調整地區平均增幅分別為22.1%、20.1%、17%、14.1%、14.9%。“十二五”期間,全國最低工資標準年平均增幅為13.1%。
“錢袋子”漸鼓見證改革力度
收入分配涉及每個人的“錢袋子”。“十二五”期間,數字用最客觀的敘述證實了一切。
隨著工資收入分配改革進一步深化,我國地區和行業工資差距擴大的趨勢得到扭轉。
——2011年至2014年,國民經濟行業門類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最高與最低之比從4.2倍下降到3.8倍。
——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與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工資之比從1.7倍下降到1.5倍。
同時,職工工資穩步提高。
——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從2011年的41799元增長到2014年的56339元,年均增長10.5%,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年均增長7.9%。
——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從2011年的24556元增長至2014年的36390元,年均增長14.0%,扣除物價因素增長11.3%。
成績屬於過去,努力成就未來。
“‘十三五’期間,我們會以縮小工資收入差距為目標,更加注重健全分配機制。推進工資制度改革,統籌平衡好各方面群體的利益關係。”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將健全工資水準決定、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切實發揮薪酬分配的激勵導向作用,規範企業工資分配的制度環境。(來源:中國勞動保障報 林曉潔)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