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國十大經濟事件:杠桿牛市帶來股市危機
- 發佈時間:2015-12-31 22:47:49 來源: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王文舉
新年新世界榜單發佈。2015年中國十大經濟事件,第一個揭曉的是,十三五規劃建議出臺。上榜理由:“十三五”規劃建議發佈,確定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發展方向。有趣的是,十三五規劃在編制之前,還在全球網路上火了一把。
饒舌的中英文歌詞,類似歐美鄉村音樂的曲風,讓這首包含著怎樣制定十三五規劃這樣宏大主題的歌曲一發佈便迅速走紅,成為當時最火的“網路熱曲”。就在十三五之歌發佈的同一天,2015年的10月26日,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十三五”規劃是這次會議討論的核心議題,勾畫出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藍圖。在會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於十三五,建議明確,總的目標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今後五年,經濟要保持中高速增長,到2020年,GDP和居民每人平均收入,都要比2010年翻一番。根據測算,要實現這個目標,“十三五”期間的GDP增速底線就是6.5%。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表示,能夠維持6.5%或者高一點或者稍微低一點,這樣發展是符合中國實際。
十三五規劃建議中的核心內容就是明確提出五大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線圖。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這五大理念是我們發展方面的一場深刻變革,還決定了我們後小康時代我們發展的一個後勁問題,所以這是一個十三五規劃的靈魂和主線
根據中央要求,十三五規劃綱要將根據十三五規劃建議編制,並廣泛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並將提交2016年全國兩會審議。
中國經濟大事 習近平多次出訪 開啟經濟外交黃金年
新年新世界榜單發佈。2015年中國十大經濟事件,第二個揭曉的是,習近平多次出訪,開啟經濟外交黃金年。上榜理由:中國開啟經濟外交黃金時代,助力世界經濟發展。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習近平主席出訪的足跡,回顧一下今年我國經濟外交取得的成績。
2015年習近平主席用42天時間,8次踏出國門跨越赤道南北,出訪亞歐美非四大洲10個國家,參加9次國際會議,是就任國家主席以來出訪次數最多的一年。以4月首訪巴基斯坦為起點,穿梭訪問美英大國、出席聯合國成立70週年系列峰會等雙、多邊外交行動交織。不少國外輿論認為,中國外交在亂象叢生的國際形勢中迎難而上,不僅令人印象深刻,更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2015年4月20日至21日,習近平主席首次訪問巴基斯坦。雙方同意將兩國關係提升為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並簽署了50多項合作文件,涉及基礎設施、能源和農業等領域。
5月7日至12日,習主席訪問哈薩克、俄羅斯、白俄羅斯三國,期間並出席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週年慶典。訪問三國期間,習主席與各國領導人就中國一帶一路建設與區域建設融合進行交流。
9月22日至25日,習主席訪問美國。雙方共達成50項成果,涉及經貿領域成果15項,就投資協定談判達成共識。豐富了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內涵,明確了中美共同提供全球公共産品的新方向,具有歷史性意義。
10月19日至23日,習主席首次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次訪問賦予了中英關係新定位,將其提升為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開啟了雙邊關係的“黃金時代”。訪問期間,雙方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涉及金融、能源、航空、醫療、地産、汽車等領域。
11月5日至7日,習主席首次訪問越南和新加坡。中越關係和中新關係的新發展符合習主席提出的“國際關係新模式”,致力於雙贏合作並打造命運共同體。
12月1日至5日,習主席訪問辛巴威和南非,並在南非約翰內斯堡主持了中非合作論壇峰會,習主席和其他國家領導人就中非加強團結合作和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達成了重要共識,對引領未來國際秩序更加公平公正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國十大經濟事件 亞投行成立
新年新世界榜單發佈。2015年中國十大經濟事件,第三個揭曉的是:亞投行成立,上榜理由:中國參與建設國際經濟治理體系。(理由完)在歷經800多天的高效籌建後,亞投行終於從倡議變為現實,接下來我們就以時間為軸,回顧一下亞投行籌建的整個過程。
今年年初 我就是財政部的這棟大樓裏第一次見到亞投行籌備組的相關人員 也開啟了我報道亞投行的歷程 作為一個跟蹤報道亞投行將近一年的記者 今天我將帶領你回顧亞投行在籌備過程中的幾個重大事件
事件一:簽署《籌建亞投行備忘錄》。)2014年10月24日,21個亞投行意向創世成員國在北京簽署了《籌建亞投行備忘錄》,標誌著亞投行的籌建正式步入正軌。(動畫入)亞投行,全名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一家由中國倡議籌建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法定資本1000億美元,重點支援亞太區域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有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域內國家37個,域外國家20個)總部設在北京(出)。據亞行測算,亞太區域未來10年至少需要8萬億的基礎設施投資資金,而世行、亞行則以減貧為主,遠不能滿足這一需求,亞投行則是對現有多邊開發機構的有益補充。
亞投行籌建過程中第二個重大事件是在6月29號在人民大會堂簽署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亞投行協定》是亞投行籌建過程中的根本大法,並確立了中國的第一大股東國地位
事件二:簽署《亞投行備忘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配音從這裡開始)《亞投行協定》作為指導亞投行未來運營的“根本大法”,為亞投行提供了法律依據,明確了亞投行的宗旨、股本及投票權、業務運營、決策機制等核心要素。按照《協定》計算,中國以佔股30.34%,總投票權26.06%成為第一大股東和投票權國。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這次簽的是一個根本大法 確定了宗旨 確定了今後如何治理 確定了重要職務産生的程式 當然還包括新成員怎麼接納等等 考慮了長期運作的各種要素 所以説它意義重大
事件三:亞投行正式成立。2015年12月25日,1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批准《亞投行協定》並提交批准書,股份總和佔比達到50.1%,《協定》達到生效條件,亞投行正式成立。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中的一個重大事件 亞投行作為一個新的多邊開發機構 進入了現有的多邊開發金融機構的體系
2016年1月16-18日,亞投行將正式掛牌並召開首屆董事會和理事會,屆時將選舉出行長、各選區董事,審議重要政策文件,準備資本金和發債等等。金融是現代經濟的靈魂和核心,2015年,亞投行也為提升新興市場國家的話語權、加速人民幣國際化交上了漂亮的答卷。
這裡是北京的金融街,而我身後這棟樓就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臨時辦公地點,明年1月中旬亞投行就會在這裡舉行掛牌儀式正式營業,亞投行的第一批投資項目也會在這裡産生。中國之前無論是加入世行還是亞行都是參與者,亞投行的成立的意義不僅是中國首次參與國際經濟規則的制定,提高了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話語權,更是中國承擔更多國際責任的體現。而擴大對亞洲基礎設施的投資,也是做大世界經濟蛋糕的行為,受益者將是整個亞洲乃至整個全球經濟。
中國十大經濟事件 2015夏季股市危機
新年新世界榜單發佈。繼續回到2015年中國十大經濟事件的榜單,第四個揭曉的是:2015夏季股市危機。上榜理由:四個月內A股總市值下降35%,個人投資者每人平均損失約6萬。今年A股市場跌宕起伏,投資者在半年內見證了瘋狂的杠桿牛市和閃電熊市,想買的時候買不著,想賣的時候賣不掉,各種紀錄頻頻刷新,接下來我們就來盤點下今年中國股市的七宗最。
最驚險的杠桿牛市
2015年的中國股市坐上了驚險而刺激的過山車,2015年6月15日,上證指數最高觸及5178.19點後,隨即掉頭向下,並引發融資崩盤。下跌以多米諾骨牌式的反應上演:先是機構主動降杠桿,隨後前期大漲的個股開始暴跌,導致高比例配資賬戶開始爆倉,配資平臺為自保開始強制平倉,使得更多的股票暴跌,最後甚至連非配資賬戶也開始拋售股票。千股跌停,反覆出現。滬指一度跌至2850點。強平,成為這個夏季A股留給中國股民的慘痛記憶。
最咋舌的萬億成交量
杠桿不僅讓2015年股市坐上了過山車,成交量也創出全球之最。2015年4月20日,中國A股出現里程碑式的巨量成交,兩市合計成交達到18025億,其中滬指成交歷史性地超過10000億;上交所收盤後發佈公告稱當日滬市成交金額為11476億元,深交所成交6550億元。當時滬市單邊成交超萬億後爆表,交易所只得更新停滯。中國所有的行情軟體最初設計成交量上限是1萬億,結果當天,所有的軟體都停留在10000億這個數字!其後,滬市有14個交易日當日成交超萬億!深市有6個交易日超萬億!
回顧歷史,1995年全年總成交3042.63億元;而2015年A股第二季度某一天的成交量就超過上世紀90年代一年的總成交量的好幾倍!在全球股市的歷史上,任何國家的股市從沒見過一萬億元的日成交量這一天文數字!
最離奇的千股千停
2015年6月19日到9月14日,短短3個月不到的時間,A股經歷了16次千股跌停,其中2000股以上跌停三次,差不多平均每4個交易日就要碰到一次千股跌停,如此高密度的個股殺跌,舉世罕見。在千股跌停後中國的股市還創造了一個A股歷史上最讓人無語的記錄:千股停牌躲股災。7月8日晚間,滬深兩市共有超過1200隻股票停牌,停牌股票數量佔比超過40%。當時A股股民最流行的打招呼方式都是:“你的股票今天停牌了嗎?”
最癲狂的暴風科技
暴風科技自2015年3月24日登陸A股市場以來,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裏,這只業績水準很一般的科技股創出了連續29個“一字”漲停板的紀錄。這是A股有史以來,新股上市漲停持續時間最長的上市公司。不足3個月時間,較發行價7.14元暴漲逾42倍。這種近乎癲狂的漲勢,猶如一把火,助漲了中概股回歸的躁動情緒。已經有超過30家中概股遊子開始謀劃返鄉。
最兇猛的“野蠻人”
寶能係和萬科管理層上演的股權爭奪戰,成為年末資本市場的壓軸戲。萬科這家市值千億的公司處於風口,15個交易日上漲70%,一方是人稱“企業家教父”的王石,另一方是籍籍無名的姚振華,寶能係攜鉅資一舉收購了萬科23.52%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進而窺視萬科的控制權,12月18日下午,萬科宣佈股票停牌,雙方鬥爭進入白熱化程度。寶萬之爭讓門口的野蠻人稱為絕對熱詞。遭險資圍獵的上市公司,萬科不是第一家。過去兩年,安邦係、前海係、國華係、復星系、明天係、陽光係、生命係等各路保險係資本,分兵出擊,跑馬圈地,也許野蠻人並不野蠻,他們或將帶來價值投資之風,股價被低估、股權分散且擁有核心資産的公司被不斷挖掘,成為資本市場眼中潛在被舉牌的標的。
最受關注的大象起舞
2015年6月8日,南北車完成合併,並以中國中車的名義復牌,央企合併同類項式的重組受到市場廣泛關注。國企改革使得一批大象股煥發了新的生機。ST超日重組更名協鑫整合後恢復上市,股價從停牌前的1.91元飆升至最高點19.4元;長航鳳凰停牌兩年,被借殼後復牌漲逾7倍。概念板塊中的國資改革板塊今年平均上漲接近六成。中遠與中海、中外運與招商局、五礦與中冶等相關大型國企展開的相關重組動作也獲得市場資金的跟進。9月13日,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出臺,新一輪國企重組並購大潮就此進一步展開。
最期待的註冊制來了
註冊制從年初説了一年,臨近年關,終於有了實質進展。12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擬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關於授權國務院在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中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有關規定的決定(草案)》。近日,該決定(草案)正式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如果草案通過,自2016年3月1日起的兩年內,註冊制將會啟動。
中國十大經濟事件 雙創開啟創業大潮
新年新世界榜單發佈。接下來我們要發佈2015年中國十大經濟事件,第五個揭曉的是:雙創開啟創業大潮。上榜理由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國經濟雙引擎啟動。“咱們創業吧!”可以説是眼下中國最時髦的一句話。全民創業的熱情更高漲了,新技術領域的創新更強勁了。隨著國家不斷簡政放權、創業生態不斷優化,變成中國經濟最生動的實踐,創業大潮隨之開啟。
在北京望京soho的門口,每天中午都會有上百人聚集在這裡,不少人手裏還拿著盒飯,那這裡就是目前北京網際網路公司線下推廣規模最大的地方。
創業者的信心來自國家對創新創業的大力支援,為推動“雙創”深入開展,近一年來國務院陸續出臺了20多項政策,地方政府出臺了2000多項相關配套政策。依託中國創業環境的改變,現在,我國每天有一萬多家企業註冊,平均每分鐘就會誕生7家公司。事實上,從改革開放以來,每隔10年左右,我國就會出現一次大的創業浪潮。80年代,靠買賣商品賺取差價的個體戶開始出現。90年代,“下海”經商成了一個熱詞。2000年,網際網路+開始普及,一大批優秀的網際網路+企業應運而生。而眼下則迎來了第四次創業浪潮。這次浪潮起源於2014年9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夏季達沃斯論壇首次提出“雙創”。在這次以“推動創新,創造價值”為主題的論壇上,李克強説,要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個“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態勢。通過激活中國13億人口,9億勞動力,7000萬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掘取之不竭的金礦。今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將“雙引擎”明確表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産品、公共服務”。
酷玩實驗室創始人朱紫輝表示:在上個月中旬的時候拿到了一輪天使投資,我們希望在短期內把這個項目的成果做的更大。
張浩創客表示:無論如何我都會做這個事情,不管有錢還是沒錢,只是説這個是我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
創客何傑:我們在研發一款全新的抬頭螢幕,它讓高端車才有的抬頭螢幕功能,讓廣大的消費者都能享受到。我們希望重新定義汽車裏面的人機交互系統,改變整個汽車的人機交互。 小子,播放音樂!(旁邊的手機音樂想起)你看,可以啦!可以播音樂。我們會努力的!
中國十大經濟事件 央行重拳出擊 年內五次“雙降”
新年新世界榜單發佈。繼續發佈2015年中國十大經濟事件,第六個揭曉是:央行重拳出擊,年內五次“雙降”。上榜理由:利率市場化只爭朝夕,價格型框架時代開啟。回顧這一年,在“穩增長”壓力之下,貨幣政策今年裏“大招”密集。“降息降準”無疑是2015年貨幣政策的代名詞。2月5日,央行年內首次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3月1日,央行啟動年內第一次降息。此後的4月、5月、6月、8月、9月,直至10月23日宣佈“雙降”,央行動作不斷,五次降準和五次降息,頻率和力度都是近幾年少見的。那麼如此多次的雙降,對2015的中國貨幣政策意味著什麼?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又意味著什麼?我們先從一本賬説起。
購房者吳女士 :調完了以後,(月供)將近不到16000萬,反正裏外裏差了2700塊錢左右呢,//最後一算利息(總額)差了將近一輛Q5的錢,60多萬。//如果説我們年初要是出手買這房子,你就要比這個要高出60多萬,那60多萬對於工薪家庭可不少錢呢。
算起“降息”這本賬,11月份剛貸款買了這套房子的吳女士一清二楚。在央行第五次降息後,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比年初降幅達到1.25個百分點,以一筆20年期限的100萬貸款為例,那麼這個降息之前,月還款額是7251元,降息之後,月還款額變為6544元,每月下降707元,在整個還款週期內,累計減少利息17萬元,那麼同樣是100萬元的貸款,如果貸款期限是30年,整個還款週期的利息支出的節省就會達到28萬元。而銀行更是感同身受,由於降息降準,感覺到“手裏的頭寸明顯沒那麼緊了”。
建設銀行住房金融與個人信貸部副總經理 童學鋒
降息之後,2015年呢,我們個人住房貸款投放和新增額都創歷史新高。
從新增信貸總量來看,截至2015年11月,1月至1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1.68萬億元,相比去年9.79萬億的歷史最高值的增幅為19.3%。就此來看,今年的新增人民幣信貸總量有望達到歷史新高。
10月23日晚間,央行宣佈“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寥寥幾句話卻有深刻的含義,它意味著我國終結了“利率管制時代”。此前,利率市場化的改革也經過了幾步走:2014年11月21日,央行宣佈存款利率上浮區間由原來基準的1.1倍上調至1.2倍;今年3月和5月,央行分兩次將這一浮動區間的上限調至1.5倍。6月2日,《大額存單管理暫行辦法》發佈並正式實施。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稱之為“解除存款利率管制前推出的最後一個産品”。不難看出,利率市場化改革確實是在“只爭朝夕”。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 馬駿 :就是允許金融機構更多運用市場的力量來配置資源。
清華大學教授 李稻葵:能夠更加仔細地去聆聽,實體經濟的,企業的,儲戶的需求。
2015年貨幣政策還不止於此,10月放開存款利率上限後,央行明確提出了未來的政策利率體系,(動畫入)培育和引導短期市場利率的形成,運用再貸款等工具調節中長期流動性。(動畫出)我國貨幣政策框架正式進入價格型框架時代。
中國十大經濟事件 人民幣加入SDR
這裡是正在直播的財經頻道特別節目《 新年新世界》。接下來將由我來為大家繼續發佈兩大財經榜單。首先繼續來看2015年中國十大經濟事件的榜單,第七個揭曉是:人民幣加入SDR。 上榜理由:人民幣入籃,國際化加速。2015年在美聯儲加息預期的影響下,人民幣開始了一段不平凡的“旅程”。“8·11”匯改、人民幣入籃SDR、美聯儲加息、人民幣匯率指數的發佈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撥動匯率市場的神經。去年的年終節目裏,記者採訪了一位和市場接觸最緊密的外匯交易員:李公輔。而今年的這個時候,他已經在倫敦的中國銀行工作了。
幣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中國的銀行已經遍佈全球各國的金融大街,外匯交易員們也沒有明確的國籍之分,中國銀行倫敦分行的交易室裏,一半以上都是海外僱員,入行七年的交易員李公輔,也已經兩次被派駐海外。
銀行外匯交易員李公輔:我們在這邊,也是通過一個人民幣業務,其實也是可以説,在倫敦市場刷了更多的存在感。//人民幣現在加入SDR以後呢,可以説是等於大家都是已經把人民幣真的看成一種國際貨幣。
人民幣加入SDR,可以説是今年人民幣國際化的里程碑事件,而圍繞這一事件,央行今年在匯率改革的佈局上,可以説是“穩紮穩打“。8月11日,央行完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作出第一個準備動作。10月初,人民幣跨境支付開始運作。10月底,人民幣在上海自貿區率先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隨後11月13日晚,IMF總裁拉加德力挺人民幣入籃SDR,這也意味人民幣入籃進入倒計時,就在拉加德表態的18天之後,11月30日IMF執董會正式宣佈,將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權重為10.92%,位居第三。
IMF總裁 拉加德:人民幣“入籃”,無疑是一段旅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這段旅程已經持續了數月之久。那就是本著市場化導向的,宏觀經濟結構轉型,而今後這一進程仍將持續,在過去數月中國政府推進的改革基礎上,我們還將看到更多的改革舉措。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周小川:中國也在打算在改革開放方面,有一些明顯推進計劃,這些計劃也都對這件事産生好的影響。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易綱:現在我的心情可以用喜悅、平靜、謙虛6個字來概括。
而2015年,對於人民幣匯率,也是一個劃時代的年份。翻看美元人民幣匯率走勢圖可以看到,以8月份為分水嶺,人民幣兌美元在1月至7月呈現“先貶後升”。8月11日,央行宣佈調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當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6.2298,較10日中間價貶值接近2%,形成了一個清晰陡峭的直線式“懸崖”。波瀾不止於此,12月11日,人民幣正式盯住一籃子貨幣,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破6.56,創四年新低,這一動作前後,人民幣在離岸和在岸市場上連續十天貶值,直到美聯儲宣佈加息,人民幣才開始企穩。對新興市場來説,採取靈活的匯率政策,或許是緩解美聯儲加息衝擊的一個重要手段。2015年,人民幣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大變局,而這場變局的關鍵詞不是貶值,而是改革。
榜單發佈:中國十大經濟事件 二孩政策全面放開
新年新世界榜單發佈。2015年中國十大經濟事件的榜單,第八個揭曉是:二孩政策全面放開。上榜理由:獨生子女政策結束,二孩新政釋放巨大內需。從明天開始,獨生子女政策將正式宣告終結。數據顯示,全面二孩的放開將釋放巨大的內需。據測算,二胎嬰兒潮所蘊含的消費紅利大約在每年1200-1600億。二孩放開後,目前適齡人口的生育意願如何?二孩家庭的生活狀態又是怎樣呢?來看記者的調查。
畢士斌、王利利夫婦有兩個孩子,老大畢博揚今年8歲了,老二畢博駿不到一歲半。兩個兒子每天一起打打鬧鬧的時候,就是一家人最快樂的時光。
王利利説,幾年前,大兒子一直希望有個妹妹陪他玩,雖然夫妻倆並不符合當時的計劃生育政策,考慮再三還是冒險違規生下了老二,當作給老大7歲的生日禮物。沒想到,小兒子的出生,給家裏帶來的變化卻不僅僅是經濟方面的壓力。
媽媽 王利利:就一下,自己的時間就感覺沒有了,就完全沒有了。除了上班之後,回家之後,就是圍著這兩個孩子轉了。有點累是嗎?對,是,有一個的時候是有點累,有兩個之後你會覺得特別累。
爸爸 畢士斌:現在還沒有,政府還沒有説像我們這種情況,到底是交還是不交(罰款),已經跑幾次了,反正再去問問。既然要了也得保證他上學。如果不交就上不了學嗎?對,沒有戶口怎麼上學。
畢士斌給記者盤算了一下,小兒子出生後,生活成本一下增加了一倍。單是兩個孩子一年上學教育的費用就高達十萬元。而越來越緊張的教育資源更成了夫妻倆最操心的事。兩個孩子分別什麼時候上學,房産如何置換,成了停不下來的難題。
媽媽 王利利:痛並快樂著,我覺得就是這樣。(後悔生倆嗎?)不後悔,雖然説確實特別辛苦,但是不後悔。(完全沒自己時間了?)怎麼突然會哭。(你是覺得生活太辛苦了。還是太幸福了?)生活其實不辛苦我覺得,但還是覺得,有兩個孩子之後不一樣。(主要是哪不一樣?)你的心裏就會不一樣。你會覺得你的責任更重了。因為其實生(孩子),我覺得相對來説比較容易點,但是你真想給他培養成才,其實是有責任在裏面。(兒子給媽媽遞紙巾)
哥哥 畢博揚 :還想再要個弟弟或者妹妹嗎?不想了。就你們倆就行了?對。為什麼?因為我覺得倆已經,我媽媽已經非常操心了,所以我不想讓我媽再生了。
雖然二孩政策已經全面放開,但記者採訪時發現,很多人仍然心存顧慮。數據顯示,儘管我國2014年1月放開了單獨二孩,但截止到2015年10月底,單獨兩孩實施近兩年,全國共有185萬對單獨夫妻申請了再生育,佔全國1100萬對符合政策夫妻的16.8%,不足五分之一。其中養育成本大,照看人手不足,是很多人放棄生養二孩的主要原因。
當前,我國面臨勞動力短缺、人口紅利消退,以及巨大的養老壓力。專家預計,“全面二孩”放開後,2050年,20—44歲的人口比例將增加4%,增加規模達到1.28億人。預計到2036年,可以寬鬆地解決老齡化問題。此外,全面二孩還將直接帶動住房、教育、健康、家政及日用品等方面的消費需求,蘊含的消費紅利大約在每年1200-1600億。
中國十大經濟事件 京津冀一體化提速
新年新世界榜單發佈。繼續來看2015年中國十大經濟事件的榜單,第九個揭曉的是:京津冀一體化提速。上榜理由:京津冀路線圖明確,打造首都經濟圈。2014年2月26日,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一年來,三地在交通、教育、醫療等領域頻頻牽手。2014年8月11日京津冀一體化加速,北京大外環2016年通車;2014年10月30日京津冀實現檢驗檢疫一體化;2014年8月27日京津冀消協吁取消長途及漫遊費,今年8月26日中國聯通實施京津冀手機資費一體化,受惠用戶超3100萬。今年3月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率先發力,在公路建設上,目前,北京和河北一共有6條高速公路的介面,天津和河北有9條高速公路的介面,天津和北京現在有4條高速公路相連接。在鐵路方面,現在已經開通運營的有京津城際高鐵、京冀高鐵、天津到秦皇島的高鐵,這三條高鐵現在都在為三地的經濟發展注入很大的活力。
中國十大經濟事件 多地限購解禁 樓市去庫存升級
新年新世界榜單發佈。繼續來看2015年中國十大經濟事件的榜單,第十個揭曉是:多地限購解禁 樓市去庫存升級。上榜理由:樓市分化加劇 存量房時代來臨。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一個小片來梳理一年來房地産市場的變化。
和2010年到來時不同,2015年,當“限購”離開房地産市場的時候,顯得有些悄無聲息。如今,當年同舉限購大旗的46個城市,只剩下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和三亞仍在堅守。11月,山西發佈房地産新政,成為了繼甘肅、四川、安徽後第4個明文取消樓市限購的省份。取消限購的同時,對樓市的刺激政策在不斷加碼。包括天津、山西,雲南、甘肅、遼寧、四川以及安徽等等,全國至少一半的省區市出臺了針對房地産行業的省級文件或要求。從土地供應、住房信貸、稅收優惠補貼、購房落戶及市場監管等多個環節著手,刺激購房需求入市。在過去的2015年,已有超過百個城市發佈不同力度的公積金鬆綁政策。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表示:城鎮人口每人平均住房面積已經達到了33還是34平方米(左右),從居住角度講滿足需要。現在的房地産庫存,相對於現有的城鎮戶籍人口來説,可能是多了。
2015年,當限購取消,我們發現,真正讓樓市降溫的,也許不是限購的政策,而是過高的價格和已經轉變的供求關係。這是一張過去五年我國待售商品住宅面積的走勢圖。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截至11月,我國待售商品住宅面積達到4.4億平方米,是五年前的2.6倍。數據背後,是中國房地産業面臨的尷尬局面:供給和需求之間出現了嚴重的結構性錯位。中國社科院最新的調查顯示,目前城鎮居民家庭住房自有率為91.2%,19.7%的居民家庭擁有兩套以上住房,供求關係已經逆轉。2015年,中國已經進入了存量房時代。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房地産研究室主任倪鵬飛表示,現房的庫存加上正在施工的過剩的庫存,合在一起達到21億平方米。如果我們一年一平方米都不建的話,總共還需要銷售兩年的時間。才能夠把這個庫存銷售完。
一方面各地刺激政策不斷加碼,樓市庫存壓力不減反增;另一方面一線城市地王頻現,樓面價格屢創新高。2015年,北京市的土地成交量出現了近8年新低,成交金額卻首次突破2000億元,以2032億元收官。住宅用地平均樓面價高達3.8萬左右。與此同時,上海的樓市也開始明顯升溫。全年土地成交面積601.9萬平方米中,311.2萬平住宅用地成交金額高達1022.79億元,每平米的樓面價格接近3.3萬元,再創歷史新高。城市分化在持續加劇,一刀切的辦法已經不適合當下房地産市場。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任興洲:不要以為去庫存是政府來托市了,我開發商不僅不降價,我還要看看情況是不是漲點價,這是一種誤判。開發企業也應該合理地調整你的價格,快速的實現市場出清。
臨近年末,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房地産去庫存成了熱詞。12月中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將“化解房地産庫存”列為重點要抓好的任務。這不僅顯現出當前房地産去庫存的艱巨性,更為今後一段時期房地産政策走向定下了基調。幫助農村居民在城市買房,鼓勵開發商降低房價,撤銷過時限制,推動房地産企業的整合,建立面向新市民的住房供給制度。從供需兩端發力,樓市去庫存的號角已經吹響。